“辦一所無邊界的未來學?!币恢笔切枪鈱W校的愿景。自2008年成立以來重慶市兩江新區星光學校,星光學校始終堅守“讓星光灑滿所有童年”的辦學理念重慶市兩江新區星光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如今已經走過了10年,成為了兩江新區乃至全市都頗具影響力的學校之一。
2017年,兩江新區教育局在全區范圍內遴選一批具有較高理論水準,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較大發展潛力的名師,領銜建設了十個影響全區中小學的“名師工作坊”。
其中,兩江新區星光學校教師李斌、楊貞萍、劉軍、李勇分別在各自研究領域內牽頭成立了工作坊,成為兩江新區擁有名師工作坊最多的學校。
以“名師”育“名師”
“名師工作坊”促進高素質教育隊伍的成立
據介紹,“名師工作坊” 以“名師帶動”為原則,以課題研究為重要方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要內容,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目的,并通過開展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研究,為兩江新區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和可借鑒的新模式。
星光學校一直注重教育課程創新,立足于打破傳統課堂教學,大膽進行“學習共同體”研究。
而星光學校教師楊貞萍成立的名師工作坊便著力于“學習共同體”的探索。工作坊12位成員分別來自星光學校、康莊美地二小、金州小學、民心佳園小學、童心小學、萬年路小學、鴛鴦小學、星湖學校。其中,市級骨干教師3名,區級骨干教師2 名,職初教師2名。
工作坊主要圍繞“基于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研究” “小學低段高效識字教學”專題,進行深入地探索與實踐。擬申報《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小學低段高效識字教學研究》課題,旨在讓學生在平等、互助、對話式的學習關系中產生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充分發揮群體動力作用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讓深度學習與自主學習同步發生。
“名師工作坊要做溫暖的小太陽。不僅溫暖自己,也要照亮一群熱愛教育、熱愛語文的志同道合者?!惫ぷ鞣粠ь^人楊貞萍告訴記者,他們希望能夠探索出低年級學習共同體課堂模式,逐漸總結出 “學習共同體”理念下的“高效識字”策略,為低年級語文老師們提供有益的參考。并積極推廣到其它年級或者學科中去,為其它年級或者學科老師提供可供參考的方法、途徑和思路。
同樣躬耕于語文教學的還有李斌名師工作坊,作為重慶市名師、重慶市特級教師,李斌名師工作坊主要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
(圖丨李斌名師工作坊)
“作文教學中,思維訓練是根本,”“寫作過程本身就是幫助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活躍的、對話式的思維技巧”?;谏钊氲睦碚撗芯亢烷L期的實踐反思,李斌提出了自己的習作教學主張——為思維而教,并將這一主張帶進了工作坊。
不到一年的時間,李斌帶領工作坊學員在《人民教育》、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小學語文教與學》《語文教學通訊》等刊物上發表文章10余篇。多位學員先后獲得市級骨干教師、市“最美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還榮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部級、市級“優課”。李斌和他的團隊一步步踐行著兩江新區名師工作坊以名師帶動教師隊伍建設的成立初衷。
劉軍名師工作坊、李勇名師工作坊則分別聚焦于英語和體育教學的創新研究,獲得了學校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名師工作坊的成立讓我們在日常教學之外又多了一份責任?!眲④姼嬖V記者,名師工作坊成立一年多以來,全體教師成員在無數次磨課、討論、研修以及賽課的過程中,自身的教學理念、授課方式等綜合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借助全區的“名師工作坊”等平臺,星光學校初步建立了特色課程體系,現有校本課程20門,并開發未來職業體驗課程、航模課程、機器人課程、3D創客課程等,著力于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學?!?。
推動家校合作
用人文情懷貫穿星光教育
如何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學?!??星光學校選擇將人文情懷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中,做校園文化與文明的“守護者”。
去年年底,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最終獲評名單,重慶有9所學校上榜,其中小學僅5所,兩江新區星光學校作為其中最年輕的學校脫穎而出,而這份“國字號”殊榮也絕非偶然。
在星光學校,每天早上,校長瞿擁軍都會站在校門口親自迎接每一位同學,摸摸頭,拍拍書包,問聲好。下午放學,瞿校長也會準時出現在校門口目送每一位學生離校 ……無論嚴寒酷暑,這幾乎成了星光學校一道固定的風景。
“學校本來就是一個使人文明的地方,對于學校來說,創文既是一個常態,更是一個契機,是自我提升的平臺?!痹谛iL瞿擁軍看來,讓星光學子從小獲得尊重,表現出格外的自信、陽光和幸福便是“讓星光灑滿所有童年”的最好詮釋。
為形成教育“共同體”,星光學校成立了星光家長學校,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多平臺多渠道多方法建立溝通機制;此外,學校還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聘請家長為校外輔導員,定期到校給學生上課,與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川劇院、少管所、特警支隊等單位聯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同向合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星光學子。
在家校合作共同推進文明學校建設的進程中,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校園”、“中國青少年科學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50余項市級以上稱號;花繩隊、健美操隊5次摘獲全國大賽一等獎;星光合唱團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五屆加夫里爾.穆斯庫國際合唱比賽獲一等獎第一名;王渝涵同學獲全國“十佳少先隊員”,鄧蓓同學獲“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稱號。
星光學校的成績只是兩江新區眾多學校中的一部分。在市政府4年一次的重慶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中,兩江新區獲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童心小學獲教育部認定的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康莊美地小學獲全國中小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一等獎……今年,新區有10余所學校入選全國或市級體藝特色學校。
記者從兩江新區教育局了解到,兩江新區以 “高起點高端化國際化,打造教育高地”為目標,努力建設不重慶最好的教育,甚至中西部地區最好的教育,讓新區教育成為更好服務兩江開發開放的靚麗名片。
(操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