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學校盯上了藝術教育這條賽道。
今年9月重慶第一雙語學校待遇怎么樣,上海赫德雙語學校高中部下設的璟旻藝術學院第一屆學生正式開班。學校官網信息顯示重慶第一雙語學校待遇怎么樣,這是一個專門為準備申請藝術設計類本科專業的學生所開設的學習項目。開設的藝術通識必修課和藝術專業國際課程包括純藝術、紡織、平面設計和3D設計等課程。
赫德雙語學校執行董事、聯合創辦人潘佳近日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訪時表示重慶第一雙語學校待遇怎么樣,開設藝術項目與“民促法”或“雙減”政策的出臺并無關系,早在2019年,赫德就有了這個想法。
他曾做過一項針對藝術學習意向的調研,發現在寧波、上海和北京三地的赫德初中生群體中,有約15%-20%的學生會選擇把藝術、設計類課程作為自己的選修課,并表示在大學階段希望能選擇藝術相關專業就讀。
另外一個觀察到的變化則是,學習藝術不再是被迫無奈之舉,而是成為家長和學生的主動選擇。
與需求增長形成對比的是,學校能提供的資源有限?!皩W生既然已經要走這個方向,但在原來的學校里,沒有藝術相關專業的師資配比,也缺乏配套的硬件設施,例如藝術創作的studio。這些配套設置都要跟上學生的需求才行?!迸思驯硎?。于是在2019年,他和團隊開始籌備璟旻藝術學院。
招生情況好于預期。原本第一屆計劃招收40名學生,目前已開班的這一屆學生數已接近50個,“但申請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p>
這也折射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重慶第一雙語學校待遇怎么樣:藝術留學道路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
《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近五年來,高等教育階段選擇出國攻讀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人數比例逐年增加。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藝術留學生總人數達4.43萬人,自2013年起,保持17%的復合增長率。美國、英國、意大利、日本等是中國學生首選的藝術留學目的國。
并非只有少部分擁有藝術天賦的學生才能選擇藝術類專業。近年來,藝術領域逐漸出現一些跨界新興學科,如3D設計及產品設計、動畫交互和計算機技術與文化等交叉學科,為更多對藝術感興趣的學生提供可能。
賓夕法尼亞大學、密歇根大學、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等全美排名前30的綜合性大學均開設了不少藝術相關的跨界課程,如數字交互媒體藝術、產品設計、設計與環境分析等。
赫德并不是第一所嘗試藝術教育的雙語學校,國內已有多家雙語學校走上了這條賽道。例如上海諾科學校和上戲藝術公司聯合推出“Born To Create藝術爬藤”項目;上海耀華古北校區在近年轉型藝術高中,申請藝術類的畢業生中有70%的學生被QS世界排名Top3的藝術院校錄??;位于上海臨港的新建校諾思蘭頓學校成立了專門培養藝術性人才的諾恩藝術中心,進行學科類+藝術類聯合教育……
在潘佳看來,國際化學校走藝術教育這條路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包括家長和學生對此的需求。他用韓國藝術留學生人數和中國的數據做對比,“同樣去海外留學的學生,100個留學生里選擇藝術設計類的比例,韓國是中國的將近10倍。從這點上就可以看出,中國的藝術專業方向,包括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它的容量和未來發展其實是剛剛起步的?!?/p>
海外藝術院校也開始爭奪這塊蛋糕。
2021年,知名藝術院校帕森斯設計學院官方預科項目正式落地中國。
其招生信息顯示,該項目面向14-18歲的中國學校,課程采用帕森斯教授線上教學、中國指定城市開放線下工作室公供學生進行作品制作的形式,為保證課程質量,每門課限招18名學生。春季項目課程共4門,為時尚設計、平面設計、插畫和數字攝影。首期秋季課程已于今年12月結課。
帕森斯設計學院的中國代表周煒告訴界面教育,帕森斯之所以選擇進軍中國,是因為校方相信上海一定會成為亞洲最大的設計之都。
周煒介紹,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帕森斯設計學院占比最多的國際學生來自韓國,究其原因,離不開藝術在韓國的經濟體系中所占比例,例如耳熟能詳的韓國K-pop音樂、舞蹈、影視劇等。隨著中國的發展,帕森斯校方在過往幾年里觀察到,最優秀的一批畢業生,更多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盁o論視野、能力等各方面來講,這批學生都展現出了非常高的水平?!?/p>
在他看來,帕森斯選在這個時間點落地中國,是考慮到當下國內對原創設計扶持的大環境。設計賦能產業是大趨勢,隨著國潮興起,“各行各業都在呼喚渴望設計水平能有大的提高?!痹僬?,“雙減”政策出臺后,國家鼓勵素質教育發展,藝術和體育均包含在內,也能反映出國家對下一代培養的目標。
賽道內的競爭并未開始。潘佳對界面教育表示,目前家長和學生對藝術留學的需求增長旺盛,“所以遠談不上學校之間有競爭,坦白講做藝術、設計課程的學?,F在也并不多,如果說未來要有特別大的需求增量涌現出來的話,對比現在的供給,其實還遠遠不足,并非認為大家已經有競爭的一個態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