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j1jj7"><ruby id="j1jj7"><span id="j1jj7"></span></ruby></listing>
<track id="j1jj7"><ruby id="j1jj7"></ruby></track>
    <pre id="j1jj7"><ruby id="j1jj7"></ruby></pre>

    <noframes id="j1jj7">

    <pre id="j1jj7"><ruby id="j1jj7"></ruby></pre>
    <track id="j1jj7"></track>
    <track id="j1jj7"></track>
      <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ol id="j1jj7"></ol></strike></track>
      <address id="j1jj7"><strike id="j1jj7"></strike></address>

      <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ol id="j1jj7"></ol></strike></track><track id="j1jj7"><ruby id="j1jj7"></ruby></track>
        <noframes id="j1jj7"><pre id="j1jj7"><strike id="j1jj7"></strike></pre>

        <big id="j1jj7"></big><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rp id="j1jj7"></rp></strike></track>
          <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ol id="j1jj7"></ol></strike></track>
            您的位置 首頁 職高資訊

            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重慶微電子工業學院)

            天地無用/整理近人書信程式與文化蘊含時間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6月11日(周五)14:30地點:騰訊會議主講人:馬忠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書信也…

            天地無用/整理

            近人書信程式與文化蘊含

            時間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6月11日(周五)14:30

            地點:騰訊會議

            主講人:馬忠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書信也稱函札、函牘、書簡、尺牘、手札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是傳統社會中人們往來傳遞消息和表達情感的媒介和手段。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書信已與人們漸行漸遠。近人書信流傳保存至今,早就被奉若珍物。一封書信雖小,可能涉及書法、詩文、箋紙、繪畫、印章等傳統藝術,從內容到形式,時時處處浸潤著文人的情趣和品味。一封封書信,沉淀著歲月,傳遞著溫情,品鑒書札始終是一種優雅的藝術享受。然而,近人書信中反映出的禮制、風俗、習慣等,卻漸漸為今人所生疏,研習近人書信寫作的規矩和習慣,熟悉其中的文化蘊含,對涉及近代人物的文獻整理和史事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疫情之下,文學實踐還有哪些可能

            時間:6月11日(周五)19:00-20:30

            地點:ZOOM會議

            嘉賓:Jenny Niven(愛丁堡國際文學峰會基金會負責人)、Wanjeri Gakuru(記者、散文作家)、吳琦(《單讀》主編)

            對于常駐愛丁堡的Jenny和常駐內羅畢的Wanjeri來說,她們的工作都需要輻射到本土以外的其他地域、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而這樣的輻射為許多像《單讀》這樣向外探索的雜志,帶來了文學的新的可能。所以,文學不只是一個人的事嗎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她們如何理解自己工作的意義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又如何面對疫情造成的全球新狀況?6月11日,我們邀請大家加入這一場與許多人有關的談話。

            突圍:朗誦與對話——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系列(第三場)

            時間:6月12日(周六)20:00

            地點:鳳凰網

            嘉賓:白江·馬突爾(詩人)、揚·瓦格納(詩人、翻譯家)、尼古拉·馬茲洛夫(詩人、散文家、譯者)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系列第三場,三位嘉賓白江·馬突爾、揚·瓦格納、尼古拉·馬茲洛夫分別來自土耳其、德國和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非常國際化的陣容,一起探討在疫情肆虐全球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下,詩歌如何治愈傷痛并戰勝死亡。

            明代歷史上的人和事——樊樹志漫談明史

            時間:6月13日(周日)15:00-16:30

            地點:微信·中華書局的直播間、新浪微博、百度百家號

            主講人:樊樹志(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明代自朱元璋立國,風雨三百年,其間發生的一幕幕歷史,迄今仍引人反思。嘉靖帝是一個怎樣的皇帝?晚明大變局是如何發生的?為什么說張居正和萬歷皇帝聯手打造了萬歷盛世?崇禎帝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么說他演繹了“并非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6月13日,我們邀請復旦大學教授、明史研究專家樊樹志先生漫談明史。

            附:線下活動預告

            北京|洋專家在新中國:制度、思想與觀念的碰撞

            時間:6月11日(周五)19:00

            地點: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第二教學樓301室

            主講人:張靜(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長聘副教授)

            “黨史·國史系列講座”本期邀請北大歷史學系長聘副教授張靜,為大家主講新中國成立后,洋專家給我們帶來的制度、思想與觀念的碰撞。

            北京|人生之路:遠看是前行,近看是歸鄉

            時間:6月12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韜奮書店二層活動區

            嘉賓:陳行甲(深圳市基金會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胡玲(記者、主持人)

            6月12日下午,《在峽江的轉彎處:陳行甲人生筆記》“人生之路:遠看是前行,近看是歸鄉”圖書分享會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舉行。該書是陳行甲的自傳體隨筆,從童年歲月寫起,寫母親,寫愛人;寫了從大學畢業到基層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經歷;回顧了作者在巴東任縣委書記期間的工作和生活;講述了作者轉場公益幾年來的經歷和感受。

            北京|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每個孩子身上都有潛能——朱永新自選集《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新書發布暨教育熱點跨界研討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4:3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郎家園6號院郎園Vintage16號樓虞舍

            嘉賓:朱永新(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顧明遠(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韓浩月(作家)等

            在《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新書上市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邀請作者朱永新,以及顧明遠、葉小文、閻晶明、聶震寧、張明舟、韓浩月、李柘遠等嘉賓共同探討孩子和教育的話題。

            北京|李小云:貧困的終結

            時間:6月15日(周二)10:00-12:00

            地點: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圖書館7樓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7318會議室

            主講人:李小云(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講席教授)

            自近代以來,貧困問題一直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消除貧困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芭c大師對話”邀請到2021年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李小云教授,帶著新書《貧困的終結》與大家面對面分享。講座將圍繞《貧困的終結》一書,結合扶貧實踐闡釋貧困的根源、消除貧困的困難以及脫貧為何要攻堅等社會關注的問題;涉及貧困的根源、扶貧的意義和復雜性、貧困與公益的關系、中國鄉村問題的由來等方面。擁有二十多年的扶貧經歷、從微觀視角見證了中國扶貧的全過程的李小云教授,將從理論和國內外減貧實踐的角度討論扶貧的意義,以及中國擺脫貧困的政治和制度優勢。

            北京|南宋道學家如何“治國平天下”

            時間:6月15日(周二)19:00

            地點: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

            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重慶微電子工業學院)  第1張

            主講人:方誠峰(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道學”作為一種思想,到底如何影響了南宋歷史?學界注意到了道學家作為一股政治勢力在南宋朝廷的活動,也注意到了道學家在地方教化與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但是,道學關于“治國平天下”的主張如何轉化為具體的實踐、如何影響南宋的命運,仍是一個有待深入的課題。本講座從“絜矩之道”概念出發,試圖說明財利問題與心性問題一樣是道學的核心關切。在此基礎上,講座以南宋后期的江南東路為例,展現道學家在賦稅減免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嘗試將其與南宋末年公田法的實施聯系起來。道學的主張與實踐,相當深刻地影響了南宋軍事財政的手段與結局。道學對南宋朝堂、地方軍政等不同層次的政治世界的沖擊也因而是相當分化的。

            北京|愛爾蘭和中國女性作者文學創作之路

            時間:6月17日(周四)18:30-21:30

            地點:朝陽區新源南路8號啟皓大廈1層西門中信書店

            嘉賓:彭倫(出版人)、陳麗(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顏歌(作家)、簡·卡森(作家)

            為紀念愛爾蘭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巨著《尤利西斯》的誕生,愛爾蘭將書中主人公奧波德·布魯姆在愛爾蘭街頭游蕩的日子6月16日定為“布魯姆日”。每年的這一天,全世界超過60個國家的喬伊斯愛好者都會聚集在一起,舉行豐富多彩的慶?;顒?。6月17日,愛爾蘭大使館與北愛爾蘭政府駐華辦事處,邀請群島圖書出版人彭倫、愛爾蘭研究中心主任陳麗,以及旅居愛爾蘭的中國作家顏歌、居住于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英國作家簡·卡森(Jan Carson),共同慶祝布魯姆日,一起探討從喬伊斯時代漫步至今的愛爾蘭和中國女性作者文學創作之路。

            上海|若你認為現代文學已死,試試塞巴爾德吧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

            時間:6月1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

            主講人:徐遲(譯者)

            作為溫弗里德·塞巴爾德的小說處女作,《眩暈》可能是最貼近作者本人的“存在之書”。它由四章組成,每一章都圍繞著一個孤獨敘述者的古怪旅程展開,“我”在旅行中撞見了各種分身、尾隨者、歷史鬼魂,不斷與神秘的獵人格拉胡斯相遇,還隱約與不同時空的司湯達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驚恐和困頓……6月11日晚,《眩暈》譯者徐遲將做客思南書局,帶你誦讀塞巴爾德的文字,一起在記憶的虛影中漫游,感受目眩神迷的閱讀體驗。

            上海|小城故事多:《濱線女兒》里的家族記憶與文學想象

            時間:6月1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3樓上海浦東圖書館·融書房

            嘉賓:梁燕麗(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周嘉寧(作家)

            《濱線女兒》如何復現一代漁港二十年的盛衰起落?王聰威如何書寫父母輩的大院生活?為什么說王聰威的人物全然不落性別刻板印象的窠臼?文白交雜的行文、對閩南語的保留,《濱線女兒》閱讀起來困難嗎?周五晚,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中外戲劇與臺港澳文學研究專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燕麗,作家、英語文學翻譯周嘉寧,與讀者共讀《濱線女兒》中細膩動人的日常生活史,傾聽時空蜿蜒流動中的哈瑪星故事。

            上海|“本地”的烈焰——余旸詩歌講讀會

            時間:6月11日(周五)19:30-21:00

            地點:徐匯區復興中路1199號A座5樓上海明圓美術館

            主講人:余旸(詩人)

            詩人余旸,現為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副教授,出版詩集《還鄉》(2015),專著《“九十年代詩歌”的內在分歧——以功能建構為視角》、《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與賀照田等合著),曾獲2007年第四屆“劉麗安詩歌獎”與2012年中國詩歌評論獎,2017年重慶文學獎。本次的海上詩歌藝術沙龍,我們邀請余旸來到上海明圓美術館,與大家一起探尋其詩歌的本分和源頭。

            上海|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羅偉章《誰在敲門》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羅偉章(作家)、程德培(文學評論家)

            小人物與大時代,這樣設定下的故事總是會讓人產生一種欲語還休的震撼,明明心中被各種奇妙的感覺塞得滿滿當當,卻依然覺得無法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形容詞來講述這個故事?!墩l在敲門》,就是一部關于“時代與人”的作品。本周六下午,人民文學獎、全國讀者最喜愛小說獎獲獎作家羅偉章攜最新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做客上海思南書局,與中國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陳德培,以及《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黃德海一起以“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為主題做文學分享。

            上海|感知大運河的時代變遷

            時間:6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天山路356號長寧區圖書館10樓活動中廳

            主講人:劉士林(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6月12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們將攜手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文藝出版社,特邀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教授蒞臨長寧區圖書館,為廣大讀者帶來《感知大運河的時代變遷》。

            上海|好風憑借力——漫談堀辰雄心理主義經典《起風了》的電影與文本

            時間:6月12日(周六)14:00-15:30

            地點:黃浦區長樂路398號朵云書院·戲劇店

            嘉賓:本來老六(影評人、書評人)、陳嫣婧(書評人)

            如果你鐘愛宮崎駿動畫電影《起風了》,一定不可錯過其原著小說?!镀痫L了》是堀辰雄的代表作。6月12日下午,在朵云書院·戲劇店,資深影評人本來老六、青年學者陳嫣婧兩位嘉賓,將與讀者一起聊聊堀辰雄的兩篇力作,并分別從電影與文本著手,為大家闡述大時代里個人如何扶搖上天,小說的經典性與動人之處,以及心理主義在日本文學中的具體表現。

            上海|嚼著玻璃凝視深淵——走走長篇小說《想往火里跳》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西門3樓音樂欣賞室

            嘉賓:走走(作家)、那多(作家)、楊蕾(主持人)、章炎輝(文化產業投資人)

            當“創業”這個詞語從遙遠而繁榮的市場經濟時代,漸漸變成千禧年之后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我們該如何重新認識面前的世界?作家走走以真摯、銳利的視角,將筆探入小微企業的創業之路,塑造了一個“嚼著玻璃凝視深淵”的女性形象。6月12日,走走將與著名主持人楊蕾、開過上海第一代網紅餐廳之一的“趙小姐不等位”的懸疑小說家那多、投資人章炎輝,共同探討《想往火里跳》這部作品,以及創業路上的艱難險阻。

            上海|漫談道家思想

            時間:6月12日(周六)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西區二樓報告廳

            主講人:楊國榮(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道是中國哲學的基本范疇,也是我們求索中國智慧的一把鑰匙。道既指天道,也指人道。天道指宇宙、自然的法則,人道則指理想、規范。雖然中國傳統思想都思考了道,但只有道家將道形成了自己思想的主題。道及圍繞道的問題而形成的道論, 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暗揽傻?,非常道?!痹诶献诱軐W中,道既是存在的原理,又表現為存在的方式。作為存在的原理,道超越感性的規定又被理解為真實的存在;而作為存在的本原,道沒有具體的規定,故而又被理解為“無”。本次“文史大家講壇”的最后一講,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楊國榮將漫談道家思想,闡釋道家思想的內在脈絡及其豐富的精神內涵。

            上海|光線交匯的地方——《離線·共生》新書分享

            時間:6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海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李婷(《離線》雜志主編)、任寧(ONES Ventures 創始合伙人)

            光線交匯的地方指科學和人文的交叉領域——第三種文化,它是打破純粹人文和科學分野的文化,是用新的方式溝通兩種文化的努力?!峨x線》正是站在這個交匯處。在復雜多變的技術時代背景下,個體意識的改變、科技入侵生活的沖擊,將如何影響我們理解世界并進一步審視自我?我們將從新刊《離線·共生》這個角度出發,談談一個微小的科學概念是如何影響人類認識外物、拓展自我,并最終改變世界樣貌的。

            上海|萬瑪才旦——氣球之輕與嘛呢石之重

            時間:6月12日(周六)14:30-16:3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2-C幢亞朵S酒店3F單向空間

            嘉賓:萬瑪才旦(導演、作家)、李宗陶(前媒體人、寫作者)

            從第一部長片《靜靜的嘛呢石》,到 2020 年最新上映的作品《氣球》,導演萬瑪才旦一以貫之地用深邃、優美的鏡頭語言,抒寫藏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2021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大方聯合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邀請到萬瑪才旦導演和寫作者李宗陶,在6月12日下午,一起用對話來整體回顧萬瑪才旦的電影作品,和他的文學作品。

            上海|認識世界,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時間:6月12日(周六)14:30-16:30

            地點:徐匯區復興中路1331號黑石M+園區3號樓3層TRI第三空間

            嘉賓:劉擎(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ㄕ憬髮W哲學系教授)、徐英瑾(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我們身處一個充斥觀點對撞和交鋒的時代。媒介的發達讓我們可以觸碰到同溫層以外的信息,可以看到他人正在如何思考這個世界,卻也帶來了新的疑惑——知道那么多道理, 能不能讓我們過好這一生?這其實是一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哲學問題。人們常說,閱讀哲學,能夠讓我們更明晰地思考,更清楚地認識世界,更清醒地過好的生活。那么,哲學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借助哲學認知世界,是否能幫助我們解答人生疑惑?6月12日,新京報書評周刊·文化客廳聯合世紀文景,在上?!癟RI第三空間”舉辦線下活動,邀請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劉擎、浙江大學教授王俊、復旦大學教授徐英瑾、復旦大學副教授祁濤共同討論這個話題。

            上海|馮晏詩歌朗讀交流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4:30-16:30

            地點: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3號樓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主講人:馮晏(詩人)

            詩人馮晏自十幾歲時就與詩歌結緣,詩歌寫作與其個人存在已成為一個整體。在她看來,藝術的生命力扎根在當下生活的土壤里,詩歌在變化創新中突破時代而存在。本期“詩歌來到美術館”,我們一起來朗讀馮晏的詩歌。

            上海|長江三角洲的人類聚落與千年海陸演變

            時間:6月1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黃浦區苗江路678號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3F小劇場

            主講人:吳俊范(上海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蘇州河到黃浦江,從廣富林文化到國際大都市文化,上海的這些故事曾被反復講述。而我們所在的上海,只是廣闊長江三角洲上的一個城市聚落。此次講座,我們希望把長江三角洲的環境變遷史與繽紛多彩的人類活動圖景,放入更廣闊的時空尺度上進行呈現和講述,希望向大家展現大河三角洲人類家園的發展史和生態環境特征。

            上海|格?!断柴R拉雅童話》分享會

            時間:6月13日(周日)14:00

            地點:閔行區顧戴路205號古美藝術中心一樓修齊講堂

            主講人:格桑卓瑪(主持人、寫作者)

            6月13日,格桑老師的《喜馬拉雅童話》分享會將在古美藝術中心一樓修齊講堂和二樓大眾書局舉辦。希望每一個讀到這本書的大人和孩子,都能從奇幻之地的故事里照見自己,獲得信心。

            上海|《想往火里跳》:從小微企業的創業之路談起

            時間:6月13日(周日)14:30-16: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云書院

            嘉賓:走走(作家)、楊蕾(主持人)、黃華標(律師、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客座教授)、小飯(作家、媒體人)、戰玉冰(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書評人)

            你想過創業嗎?寫小說失敗,去創業有前景嗎?創業是一場跳入火坑的嘗試?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機會?6月13日,走走與主持人楊蕾、律師黃華標、作家兼創業者小飯、評論人戰玉冰,在朵云書院旗艦店,共同探討《想往火里跳》這部作品,以及創業路上的艱難險阻。

            上海|“我”的游戲,文學的相遇——《一種幸福的宿命》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3日(周日)15:30-17:30

            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重慶微電子工業學院)  第2張

            地點: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3號樓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嘉賓:菲利普·福雷斯特(小說家、文學評論家)、黃葒(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畢飛宇(作家)

            在《一種幸福的宿命》這本難以歸類、深邃的作品中,菲利普·福雷斯特畫了一幅自畫像,透過蘭波這面詩歌之鏡,向讀者投射出他自己和世界、生活、愛、死亡、寫作之間的關系。當作者唯一的女兒去世時,他還不滿三十四歲?;蛟S是為了自我治愈或者排遣痛苦,他開始不斷用寫作去驅散生命中的陰霾。本次講座,菲利普·福雷斯特、該書譯者黃葒和小說家畢飛宇將圍繞這部剛出版的作品一起探討“我”的寫作的奧秘。

            天津|書店里的日?!G茶《如果沒有書店》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和平區常德道35號桑丘書店

            嘉賓:綠茶(書評人)、王振良(天津師范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教授))

            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重慶微電子工業學院)  第3張

            在書中小站片刻。本周六,我們有幸邀請到綠茶老師,帶來他的新書《如果沒有書店》,和桑丘的書友們分享他幸福的閱讀社交生活,分享他的書游記。

            重慶|愛總要得逞,命運也是——止庵《受命》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3日(周日)14:30

            地點:渝中區瑞天路58號問聞書店

            嘉賓:止庵(作家、學者)、六神磊磊(作家、自媒體人)

            《受命》是一部致敬《史記·伍子胥列傳》和《哈姆萊特》的作品,它關乎記憶和愛情。記憶來自過往,還沒有退場;愛情指向新生,卻無法生長。在這兩個完全相反的作用力中間,站著的,是一個“日暮途窮”的復仇計劃。止庵冷靜內斂的筆觸,包裹著暗涌的熾熱和跳蕩,這是一部屬于那個青春的時代和那個時代里的青春。6月13日,我們一起來聽聽止庵的內心世界。

            南京|在文學與歷史之間——聊聊《三國演義》

            時間:6月13日(周日)14:00-15:30

            地點:秦淮區鳳游寺52號悅動·新門西16棟南京曉書館

            主講人:劉勃(歷史學者)

            三國還未歸晉,曹劉已成傳說。故事流傳千年,方有《三國演義》?!皠⒉f書”系列第二本《天下英雄誰敵手》,反傳統套路而行之,探究史實如何被大眾審美和文人趣味塑造成型——猶如看見兩位美女,是如何一步步化妝乃至整容的——這無疑是極有趣的。本周日下午,劉勃來到南京大屋頂,與讀者聊聊《三國演義》。

            杭州|詩的地質與博物學——《我坐在火山的最邊緣》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8:00-20: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B區201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主講人:包慧怡(作家、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詩人王敖說:“包慧怡的詩里有一種完美的融匯之力:神秘主義的思想源泉,以情人私語的方式流淌;異域文化的花式,編織進了旅途中的星空;繁復奇特的華彩背后,隱現古老的神話原型?!?月12日,包慧怡將做客杭州單向空間,與讀者一起,勘探詩歌的地質,解碼博物學的魅力。

            杭州|“學書必以鍾王為法”——宋高宗的書學旨趣和南宋的書法風尚

            時間:6月12日(周六)19:00-21:00

            地點:西湖區蔣墩路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一樓報告廳

            主講人:方愛龍(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本次講座,將從宋高宗趙構“學書必以鐘王為法”的書學主張及其相關書法實踐歷程出發,結合南宋時期代表性文人士大夫的傳世書跡,勾勒出南宋書法的主要發展和時代風尚,揭示“以鐘王為法”實為元代書壇“復古”的先聲與內核。

            西安|讀書與跋涉:當西南聯大遇到西北聯大——《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新書分享

            時間:6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蓮湖區星火路22號老城根G PARK商業街區1樓方所設計力實驗室

            嘉賓:楊瀟(記者、作家)、姚遠(西北大學西北聯大與大學文化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6月12日,我們邀請到《重走》的作者楊瀟,和西北大學西北聯大與大學文化研究院院長、西北聯大聯盟秘書長姚遠老師一起重回歷史現場,聊聊西南聯大和西北聯大這兩所傳說中的大學,聽他們講講西北聯大后來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西南聯大西遷路上的趣事見聞。

            西安|京都——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

            時間:6月14日(周一)15:00-17:00

            地點:碑林區長安北路261號西安SKP購物中心9樓活動區SKP RENDEZ-VOUS

            主講人:徐靜波(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副理事長)

            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可以說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王城之一。積淀了一千多年王城內蘊的京都,宛如一幅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近代以后,失去了首都地位的京都力圖在新的時代中謀求更生和蛻變,在近代教育、新型交通、電影制作、動漫創意等領域走在了全日本的前列,在留存了古老的一面的同時,又展示出了現代和摩登的亮色,可以毫不夸大地說,京都是日本最富有魅力的都市。6月14日,徐靜波教授將帶著新書《原色京都:古典與摩登的交響》做客西安SKP,為我們展現一幅具象的、活色生香的日本文化的心像地圖。

            成都|一個太陽的奇跡——諾獎作家石黑一雄《克拉拉與太陽》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武侯區人民南路四段3號來福士廣場負一層巫峽中庭西西弗書店

            嘉賓:何雨珈(自由譯者)、宋僉(圖書編輯、譯者)、吳潔靜(圖書編輯)

            6月12日下午,上海譯文出版社將于成都西西弗書店來福士廣場店舉辦《克拉拉與太陽》新書分享會,邀請譯者何雨伽、《克拉拉與太陽》譯者宋僉、《克拉拉與太陽》責任編輯吳潔靜一同解讀這部全球矚目的作品。

            成都|走進中國城市內部——王笛新書分享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5:00

            地點:青羊區窄巷子32號白夜

            嘉賓:王笛(澳門大學特聘教授、歷史系主任)、翟永明(詩人、作家)

            《走進中國城市內部:從社會的最底層看歷史》是王笛教授最新出版的著作,也是他對于以往個案研究在學理上的系統總結和提煉。6月12日下午,歷史學家王笛將攜此書做客白夜,與詩人、作家翟永明進行相關主題的對談暨新書簽售,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讓大家對中國城市的歷史研究有更多的認識。我們將發現,城市的歷史脈絡不僅僅是一個歷史學的課題,也是社會學、人類學、文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的考察,只有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的努力,才能真正懂得中國城市的過去、今天和未來。

            昆明|音樂有天籟之音嗎?

            時間:6月12日(周六)19:30-21:00

            地點:盤龍區東風東路86號C86山茶坊一層璞玉書店

            主講人:方兵(音樂家、作曲家)

            重慶三峽聯大是中專嗎(重慶微電子工業學院)  第4張

            6月12日,昆明璞玉書店,云南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聯合舉辦“方兵音樂沙龍”,邀請中國著名作曲家方兵先生,用幾十年來深度創作音樂的感悟,在音樂的殿堂里,為大家尋找夢想……并和大家一起討論:音樂有天籟之聲嗎?

            武漢|道與路:屈原的追尋及文化意義

            時間:6月12日(周六)9:30

            地點: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彭紅衛(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

            在《離騷》的結尾處,屈原表明其堅持理想的決心說:“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边@就是歷來被研究者們所稱道的屈原的帶有理想色彩的“美政”思想?!懊勒奔仁乔瓰槌O計的現實政治策略,也是他個人政治哲學的理想;既是一種個體的內在政治道德的目標,也是一種普遍的審美原則。

            鄭州|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揭秘

            時間:6月12日(周六)15:00

            地點:金水區文化路2號松社書店

            嘉賓:李伯謙(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齊岸青(作家、文化學者)、顧萬發(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前進(大象出版社副總編輯)

            《河洛古國》以“夏商周斷代工程”多位首席科學家、“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多位首席專家學術生涯的回溯為線索,系統記錄了“2020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雙槐樹遺址的發掘過程,全面展現了雙槐樹遺址的建筑結構、墓葬及牙雕蠶、北斗九星文化遺跡、祭祀遺跡等重要發現,并引用大量翔實的考古材料,多層次、立體化地展現了“河洛古國”的文化坐標及歷史意義,勾勒了5300年前中華文明的最初樣貌,書寫了黃帝時代的燦爛歷史。本次講座,我們邀請了幾位專業嘉賓,一起為大家揭秘雙槐樹遺址。

            鄭州|“文學紀念碑”——陀思妥耶夫斯基篇

            主講人:魏東(圖書編輯)

            從最初布賴恩·博伊德的《納博科夫傳》,到約瑟夫·弗蘭克五卷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傳》,“文學紀念碑”以量豐厚,見識通透,聲譽卓著,以同等的深廣度呈現經典作家的人生圖景與藝術世界為選書標準,為今天的知識界提供了匱乏已久的骨氣和定力。而深耕文學傳記的魏東也完成了其最初的心愿,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誕辰兩百年之際,以其行動做了最好的致敬。6月15日,“文學紀念碑”主編魏東將做客松社我來講,講述一個文藝青年十余年的堅守與跋涉。

            福州|寫作,記憶,鄉愁:《布雷頓角的嘆息》分享會

            時間:6月12日(周六)19:30

            地點:鼓樓區夢山路27號西湖大夢書屋

            嘉賓:彭倫(出版人)、蔡春華(福建教育學院教授)

            6月12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著名出版人彭倫,和福建教育學院教授蔡春華,與你一起聊聊加拿大作家阿里斯泰爾·麥克勞德唯一的長篇小說《布雷頓角的嘆息》。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丁曉

            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anchuangkj.cn/post/12637.html

            為您推薦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中文字幕精品99ri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