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專工作了十幾年,見的學生沒有上萬也有幾千了,有積極進取的,有缺乏動力的,有刻苦鉆研的,也有極易放棄的,總之形形色色,愿意主動學得少,自我放逐的多。我一直在琢磨,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的根源是什么呢重慶大學一年要收多少中專生?是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個人因素還是學校因素?
經過這些年的觀察,我發現了一些端倪,在中專不愿意學的孩子,基本都沒有目標,或者說他的目標跟家長強制他所學的內容不匹配,這就造成了虛與委蛇的應付以及混日子的現實。
一、來中專是為了什么?我曾經問過很多學生,為什么選擇中專?來中專是為了什么?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學習不好,考不上高中,學門技術,找個好工作,年齡太小呆幾年好找工作,家長硬給報的等等。只有兩個學生曾經堅定地跟我說,我要上大學!
這就是中專生跟高中生最大的區別,高中生的目標是非常明確和一致的,大學!幾乎沒有學生說我是為了來找個好工作,但是中專生的目標卻是雜亂的。
也正是因為目標的雜亂,導致他們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不夠,再加上本身基礎就差,學習韌性不強等弱點,很容易就放棄,自我放逐,迷失自己的目標了。
因此,上中專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確和堅定自己的目標。
1.如果你的目標是就業,學門技術,找個好工作。
目標是就業的孩子,那你就踏踏實實學好專業課,如果能參加技能大賽的培訓一定抓住機會,這是你獲得額外能力的最好機會重慶大學一年要收多少中專生;實習期間一定好好表現,這是檢驗你工作能力的重要平臺。中專生選擇就業,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工資不會太高,工作不會太輕松,干的都是最基礎的工作,你是在用別人上大學的時間學習如何在社會中生存。因此,不要輕易跳槽,你的目標就是如何能讓自己在在企業行業立住腳,通過自己在校所學能力讓企業看到自己的潛力,成為培養對象。
那么在學校要學好什么能力呢?
第一,學好專業課,尤其是專業技能課,可以通過實習實訓,寒暑假的勤工儉學錘煉自己的專業技能。
第二,學會為人處世,如何與人打交道。三年后就要就業,因此溝通能力要比其他人更早掌握。多翻翻與人溝通的書籍,多去圖書館“泡泡”,增加點自己的常識認知;多參與學校和社會活動,提升自己溝通能力;多參加一些演講或者表演比賽,提升自己表達能力;珍惜實習機會,了解本行業的從業者是一群什么樣的人,該如何與他們打交道,該如何融入他們當中。
溝通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力,不亞于專業能力,因此這項能力需要平時的積累。多與老師溝通,多與長輩溝通,多觀察別人怎么說話的,尤其是一些業務高手,是如何與他人溝通的。學習,并不只是書本知識,學習溝通能力同樣重要,它更需要通過書籍,通過觀察,通過思考,通過感悟,通過實踐得到。
2.如果你的目標是升學,那就做一個純粹的學生。
目標升學的孩子就要奔著本科和優質高職努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升學考什么就要準備什么!文化課少不了,必須仔細學,哪怕是你最頭疼的科目。要知道中專生普遍文化課不行,而升學必考文化課。因此,文化課能多學點,能多拿幾分,離目標就更近一點。
專業課也不能落下,尤其是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這也是必考內容??傊?,要選擇升學,那就簡單和純粹了,好好學習每天的課程,文化課多問幾個為什么,專業課多練幾遍,讓自己更加熟練。
千萬不要為了能多玩幾年,而臨時去選擇升學,那樣上的高職也是最爛的高職,出來還是一事無成。沒有目標的人生,永遠都是爛泥潭,走不出去。
二、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標和想法,千萬不要隨波逐流。中專生極易放逐自我,隨波逐流。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想法重慶大學一年要收多少中專生:我本來學習就不好,不想就業,不想學習,我就想歇著,玩玩手機,跟同學打打鬧鬧,挺好,一副胸無大志的樣子。
這跟家長們希望孩子都上高中的想法截然不同,他們不是學習不好,是壓根就不想學。文化課不想學,專業課也不想學。有些家長抱怨,孩子中專出來只能去電子廠。是呀,他什么都不學,什么都不會,還能去哪?還能去干什么?
學得好的要么升學了,要么去了技術崗位,不學的或者學得不好的,要么被企業辭退,要么干脆就不去上班,這跟學什么無關,跟態度有關。
我經常跟這樣的孩子們說重慶大學一年要收多少中專生:
你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富二代的,有拆二代的,也有窮二代的?,F在你們看著都一樣,玩得也都挺樂呵,也挺投緣,大家一起玩游戲,一起睡覺,一起發呆,一起玩樂,就是不學習??墒侨曛竽?,你們想過么?不同的家庭背景會讓你們差距極大。有不用工作的,有工作就是收房租的,有失業在家天天挨罵的,有去流水線上當個普工的。為了你們三年后能更有尊嚴地選擇就業機會,我覺得有必要定個目標,尤其是沒有爹可以拼的孩子,那就只能拼自己。
其實,上中專的孩子,能有幾個能拿出來拼的老爹,最后都得靠自己。所以,與其將來后悔選擇中專,后悔沒有好好學習,不如定個短期目標,讓自己學點東西,最起碼能讓未來的自己活得滋潤些。
中專不愿意學習的孩子中,還有一部分是所學非所愿造成的。他們迫于家長的強勢,只能虛與委蛇,混日子。
這里面的有些孩子想法還是很好的,但是有些想法真的是有些天真。
我原來帶過一個孩子,城中村的獨生子,標準的紈绔子弟,除了不學習,什么事都干,上了幾年學一個畢業證都沒拿到。
有一次,跟他父親溝通,我發現父子在這孩子的發展目標上有巨大差異。孩子不喜歡學什么計算機專業,他喜歡摩托車,他要學習并參加越野摩托車比賽,這才是他的理想。父親堅決不同意,這個運動太危險了,不適合他們家庭。孩子也很堅決,我就喜歡這個,其他的我都不愿意學。
父子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老爹掌握經濟命脈,所以他必須每天來上課,至于聽不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就是典型的所學非所愿。他的興趣不在此,自然也就沒有奮斗的目標和學習的動力。在中職,這樣的情況真的不少。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更是前進的動力,作為家長,需要跟老師們共同努力,為孩子樹立一個能夠被他認可的目標。有了目標,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