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師生》公眾號得天下中師生的關注和支持重慶音樂系中專,致力創建一代中師生的精神家園。今天,我們分享趙黨謀老師的文章《恰同學少年——遠去的武師記憶》 ?!吨袔熒饭娞栒诨I備《中師生》公眾號紙質版的編輯,并進行《中師千校文集:我和中師學?!废盗袌D書征稿工作,歡迎中師生提供有關中師學校生活、學習文章。并誠邀加入編委會?!?/p>
原題:恰同學少年——遠去的武師記憶
作者:趙黨謀
前幾天,在師生社交平臺上讀到原武功師范學校數學教師李春甲老師寫的一段感言:“回憶八十年代,武功師范歲月。生源拔尖而來,學生兼備德才。師生教學相長,良好校風難忘?!狈路鹩肿屛一氐搅税耸甏跗诘奈鋷熜@。當時,我們作為“掐尖”生,帶著自信與希望,踏進武功師范大門,與《恰同學少年》的主人公們一樣,“風華正茂”。既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邁,也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的激情。只不過歷史賦予兩代中師人的使命不同,命運迥異。我們這代人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擎起了鄉村基礎教育的藍天,甘為共和國騰飛的墊腳石,得益于母校武功師范別具匠心地培養。
(武功師范當年開展各類活動的燈光球場。)
上師范第二年的元旦前夕,我們83級2班的同學都忙活起來了,承擔了學校慶祝元旦的篝火晚會的會場布置任務。
下午,學校禮堂里,班上的“書手”周祎與幾個文字功底好的同學推敲著校大門及舞臺兩側的對聯。天氣非常冷,大家搓手跺腳,一時難以定稿。
燈光球場里,學生會副主席楊鋒,身著單衣,拉著裝滿木頭杠子的平板車走了過來,已是汗流浹背。
他正要卸車時,班上團支書朱小團大聲制止:“楊瘋子,你嫑瞎子挾氈胡鋪(撲)了,篝火應當在這個位置重慶音樂系中專!”當即召幾個同學一涌而上,幫忙卸下木頭杠子,順朱小團指定的方位,在球場南北兩頭,對稱地壘起金字塔形兩堆木杠。
學校小餐廳里,音樂老師尚國強,帶領從各班抽來的幾十名男女同學,學跳交誼舞。我們班的醋志銘、朱清波、姜華、張小俠、曹秀俠等參與其中。
(語文老師李雪林(文選與寫作左四)、康艷梅(語基左五)夫婦等師生寶雞聚會。左一為周祎同學,左二為83級1班班長李耀林同學,右四為83級2班班長柯忠輝同學。)
操場里,張黨順(張藝凡)的笛聲委婉清澈,李爭科的小提琴柔和甜美,葛格的口琴綿綿長長,趙文科的板胡悠揚奔放……
整個校園沒有閑人。禮堂里撰寫對聯的幾個同學還在抓耳撓腮,舉棋不定。這時83級1班班長李耀林以及同學魏斌孝、李黨孝(李堅)等走過來了,看到我們幾個畏手畏腳的窘態,打趣說:“堂堂八三二班人才濟濟,一幅對聯也擠不岀來,不行就請書法老師李老夫子吧!”
陜西地方邪,說曹操曹操就到。說話間書法老師李諤正背著手走過來了,看到這情景,火冒三丈,厲聲道:“你們跟我學兩年了,幾個人連一幅對聯都寫不岀來。這樣走岀校碰上人家過紅白喜事,連一頓飯都混不到。辱沒很!岀校門可別說是我乾州李諤的學生?!闭f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大家終于擠牙膏似的,你一句我一句,由周祎同學提筆,寫完了兩幅對聯。
校大門:
上聯:秦嶺逶迤納祥云千秋教澤綿長
下聯:渭水蜿蜒吐瑞氣滿園桃李爭妍
橫批:一元復始
舞臺兩側:
上聯:蘇武故里火樹銀花辭舊歲
下聯:教稼臺下歡歌曼舞迎新年
橫批:人杰地靈
這時,書法老師李老夫子又轉了過來,看看寫好的對聯,緊皺的眉頭舒展了許多,又背著手度著方步離開了。
晚會的上半場是在學校禮堂進行的文藝匯演,每個班都推岀了自已拿手的節目,有大合唱、獨暗、舞蹈、小品、樂器演湊等,充滿了節日的喜氣與祥和。
我們班的文藝委員趙旭等幾名同學表演的滑稽劇《大鍋飯好》很是拉風。他們在臺上,一個個歪戴帽子,衣衫不整,腰系草繩,扮演農村生產隊吃大鍋飯時期一群懶漢形象。一邊敲著小鑼,一邊唱道:“大鍋飯好,大鍋飯了好,大鍋飯就是好,有粥勻著吃一口……你也吃不飽,我也餓不死,大家褲帶彼此一個號?!币脻M堂笑聲與喝彩。
(“桃李芬芳師恩難忘”音樂會上的尚國強老師。)
下半場是在學校燈光球場舉辦的篝火晚會。兩堆篝火已熊熊燃燒。開場由音樂老師尚國強與五七零二七委培女生牽手帶著男女排成的兩行隊列,緩步隨音樂節奏進入會場,接著分散開兩人一對在燈光球場旋轉著,跳起了探戈。尚老師與舞伴動作嫻熟,舞姿優美,瀟灑自如,吸引了師生眼球。其它同學可能是初次男女生摟腰搭肩,個個羞羞答答,很不自在。我當時只是個觀眾,不敢妄加揣摩當時少男少女們的心態。只覺得這些少男們的步伐生硬就像日本鬼子端著刺刀槍進村掃蕩一樣……
“國強,國強,你過來一下!”大家正在盡興之中,突然聽到校長魏志英老師急急忙忙在舞池外喊聲。尚老師丟下舞伴,隨魏校長走到一棵垂柳樹后,我同另外兩名同學遛到垂柳另一側想看個究竟,只聽校長訓斥道:“娃娃都在關鍵年齡上,緊不摟摟抱抱都怕岀事,快停下來,不敢這樣了!”說完用手捋了捋從后腦反梳到寬闊而錚亮腦門上的幾縷頭發,走開了。我們看著他離岀的背影,都說他活脫是一個金山寺的法海。正是這位法海斷送了我們學交誼舞的機會,以至我們這一級畢業生在社交場是弱勢群體。我本人曾管理過一段時間教師工資,一不會跳舞,二不會喝酒,三不會搓麻將,因此每月都為財政局領導的簽字而犯難。
尚老師不敢怠慢,立馬關掉交誼舞曲,同學們舞步戛然而止。他立即又放岀《青春圓舞曲》,召集所有同學圍著兩堆篝火,無奈地跳起集體舞。尚老師順便拉起五七零二廠委培男生李明,繞著跳集體舞的外圍,飛快地旋轉著跳起倫巴,兩人身材修長,故意隨樂曲把腿翹得老高,舞姿夸張。有人說他倆是為緩和氣氛,也有人說這是對法海無言的抗議……
隨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年鐘聲的敲響,校園上空禮花綻放,師生新年團拜開始了,全體同學與老們面對面站立,先是同學們深深躹躬向老師說聲新年好!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培養。接著老師們回禮,送給全體同學新年祝福。
師范三年,學校各式各樣的活動接連不斷,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提高了我們的能力與素質,也培養了我們樂觀精神及積極向上的品質,為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學校為推廣普通話,特請當時陜西人民廣播電臺資深播音員海茵及其搭檔(名子記不清了)為我們做專題講座,海茵聲音如百靈般清脆婉轉,男搭檔聲音雄渾而有磁性。以前在收音機里只能“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爆F在聲貌共品。一個如小家碧玉,身姿婀娜,清秀靚麗。一個身材高大,四方大臉上架著一幅眼鏡文質彬彬。兩人合作從語音基礎知識到發音吐字技巧,兩個多小時的講座,語言風趣,雅俗共賞,時而大家屏息靜聽,時而捧腹大笑。
最后,教務主任趙旭老師(與我們班文藝委員同名)總結強調,普通話是你們走上社會提升自己的敲門磚,最基本的普通話都說不好就干不岀大事業。
果真如此,扶風往西的關中西府地區,語音習慣中,常常把韻母中前鼻音與后鼻音分不清,例如把“門(mén)”讀成“méng”等。而武功往東的關中東府地區發音標準,普通話水平過硬,在以后的工作中大顯身手。
(數學老師李春甲,語文老師王志學在寶雞萬福賓館與扶風籍同學偶遇合影。)
我們上一屆一位武功籍學長,因普通話標準,被安排到學校廣播室當播音員,不但常有下幾屆的學妹們暗送秋波,后來竟如虎添翼,被留校當了團干,成了校廣播室的專業播音員。
以至若干年后,這位仁兄與武功籍一位老師、一位民教班的留校學長,成為寶雞市教育體制改革的三駕馬車,引領教改新潮流,讓資本與教育聯姻,使教育不斷為資本繁殖。并在教育這個支柱產業帶動下,推動了一個地域的騰飛,愣是把市區東南一隅的渭河灘,催化成高樓林立的現代化都市。如果說中國丈母娘推動了房地產事業的繁榮,那么這三位老師學長便是助推學區房飆升的“祖師爺”。
83級武功籍的同學也都各領風騷?,F在,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同學已成為處級、科級領導,操持著人大、政協、教育等機關行業的運轉。若不是中師學歷退色,中專(第一)文憑遭歧視,我相信他們會做得更好,走得更遠!
這一年里,我們還聆聽了西安電影制片廠編劇竹子先生的講座,講了他把賈平凹中篇小說《雞窩洼的人家》改編成電影《野山》的創作過程,深受啟發。
(83級1班與2班畢業30年聚會。前左起李堅,朱小團,楊峰。)
還去了空軍駐武功縣的36師,近距離觀摩了戰斗機。當時機械師正講解飛機各部位的性能,我好奇地摸了一下機翼,正好機械師打開了機腹彈艙門,嚇得我退后幾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打趣說“這飛機的屁股摸不得!”朱文軒同學開玩說:“你黨謀厲害了,摸了一下飛機膀子,機肚子嘩啦開膛了……”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世上再無武師,人間增添幾分惆悵。我們在她那里學習與生活的片片段段還歷歷在目,恍若昨日。
(周祎同學近期墨寶)
寫于此,正好有同學來電說到,我們83級僅有的兩個學生班共100零幾人當中,已有三人英年早逝,心里頓生凄涼。一個是段勝利同學,生前系某縣縣委組織部長,十多年前因車禍去世;一個是王毅波同學,生前系某縣中學校長,兩年前因心臟病做搭橋手術,沒能走下手術臺;一個是我們班的小不點張黨順(張藝凡)同學,生前系長安大學音樂系教授,去年五月份也因病撒手人寰。其才足以在各自的行業獨占鰲頭,可上天嫉賢妒能,不永其年,甚是惋惜!愿逝者一路走好,愿通往天堂的路上沒有文憑歧視,沒有拖欠工資!
尚且活著的我們,該珍惜眼前一切,作人梯也好,為公仆也罷,且行且珍重。余生里,把心燈點得更亮,照亮更多行人,讓此生無怨無悔。
愿所有中師同學歷盡千帆經滄桑,歸來初心不改仍少年……
作者簡介:趙黨謀,1986年畢業于陜西省武功師范學校,后又獲漢語言文學本科自考文憑。畢業至今一直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性格內向,喜歡安靜而平淡的生活,為人處事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