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甌海冠豪眼鏡生產車間里,一群穿著校服的“職工”在后勤車間的生產崗位上,對眼鏡進行設計和制造。這群“職工”,是甌海職業中專的高一學生,正在企業里進行崗位實踐。學生從入校起,分別有“體驗周”、“實踐月”、“拜師季”逐步遞增的跟崗實踐期,再進入到“頂崗年”,在三年的學制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學校接受理論與文化知識的學習,另外一半時間在企業接受崗位實踐。這就是甌海職業中專在“政、校、企、協四方聯動協同育人”背景下,探索創新“1.5+1.5”工學交替梯度推進式人才培養新模式。
融合四方力量,促進區域發展
甌海區是“全國五大眼鏡生產基地”之一,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人才需求缺口在持續放大。立足于甌海眼鏡產業發展的需求,甌海職業中專聯合甌海區工商聯、甌海眼鏡行業協會、甌海區知名的眼鏡制造企業、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共同成立“眼鏡專業智能制造產教融合聯盟”,組成 “政、校、企、協”產教聯盟,集中力量開辦了眼鏡設計與工藝專業。
學校與區工商聯和眼鏡行業協會簽訂共建“甌海眼鏡產業人才培養基地”的三方協議,共同打造甌海眼鏡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平臺重慶中專職教動漫設計;與區眼鏡制造龍頭企業開展深度產教融合,共建智能制造專業生產型實訓基地,將學生帶入企業進行生產性實訓實習,強化崗位技能,提高綜合素養;與全國唯一開設眼鏡設計與制造工藝專業的高職院?!憬べQ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合作,開展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在甌海眼鏡行業協會的引領下,對有從業意向的社會人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使其快速上崗、填補人才空缺。
甌海職業中專是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開設眼鏡專業的中職學校。學校借助多元力量打造“專業+產業+區域+智能+集群”校企合作綜合體,走出了一條學校與區域融合發展、專業與產業同頻共振之路。
構建工學交替,分階實境育人
甌海職業中專校長劉勝早表示重慶中專職教動漫設計:“‘1.5+1.5’工學交替梯度推進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促進了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強化了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精準地向社會輸送實干型、專業型人才?!?/p>
校企共同招生后,產教聯盟實行企業實訓和課堂學習有機結合的“1.5+1.5(1+0.5+0.5+1)”模式培養學生。第一學年在校內集中學習,兩個學期分別通過一周的體驗式見習和一個月的學徒式實踐,了解眼鏡企業文化制度與制作工序,第三學期進入企業頂崗鍛煉,作為初級工深入崗位對接專項技能;第四學期在學校進行專業技能的校內實訓,將企業實踐月所學所得融合理論進一步提升崗位技能,最后一學年進入企業頂崗實習,作為準職業人進行輪崗培訓。在3年的梯度式培養中,每一個階段都要進行系統性的考核評比,從橫向的維度對比不同學生在企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從縱向維度對比每個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技能熟練及增長狀況。
這種工學交替模式深受企業、學生、家長肯定。眼鏡教研組組長金雷蘇說重慶中專職教動漫設計:“學生一開始對于自己將來的規劃還很迷茫,但是帶他們體驗過企業生活后,他們開始對未來有了具體的構想?!庇袑W生表示,在企業見習后,自己對于市場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未來會將所學用于自家眼鏡店的設計和經營上。
不僅僅是眼鏡專業,學校一直以來立足甌海區域產業,通過共建基地、共建隊伍、共建計劃、共建課程、共建課堂、共建文化等舉措,實現與企業、行業的全面有效合作,先后與39家企業建立緊密型合作關系,與200余家企業建立用人關系。不斷深化“政、校、企、協四方聯動協同育人”的產教融合模式,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的深層次校企合作關系,實現雙主體育人。劉勝早校長表示,學校通過政府引導、行業引領、校企引擎,培養具有商科背景的現代生產性服務類技能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