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記者 宋雨 實習生 杜豆)重返校園時重慶中專文化學考試,姚俊利已經49歲了。
早上7點重慶中專文化學考試,他洗臉刷牙后重慶中專文化學考試,準備走出13號樓男生公寓?!按蟾?strong>重慶中專文化學考試,又去跑步???”30歲的舍友王一凡被他吵醒,“你先去,咱倆食堂見?!?/p>
他背一個碩大的、鼓鼓囊囊的黑色書包,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現在操場上。天還沒亮,隱約可見幾個年輕女孩,在路燈下晨讀。
姚俊利和年輕學生一起在圖書館學習 記者 宋雨 攝
姚俊利的到來,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校園里,頭發花白、打扮樸實的他,更像是一個老師,甚至是保安或者食堂大叔。
半年記住10萬個英語單詞
年齡越大,姚俊利越發有個感受,“知識更新太快,舊觀念舊技術跟不上了?!?/p>
這并不是自謙。1989年,姚俊利從榆林衛校畢業,第一文憑僅僅是中專。因為老家在渭南富平縣,他被分配到縣里一個基層衛生院?!叭荷舷?,只有4個醫生,十幾個護士?!彪m然學的是西醫,但受限于醫療條件,他成為“萬金油”,“內外婦兒、影像藥劑,都得接觸?!?/p>
1992年,姚俊利調往銅川耀縣衛校(現耀州區高級職業中學),當起了老師,“最早帶的是解剖課、生理課、藥理課,后來教心理健康?!?/p>
耀州區是“藥王”孫思邈的故鄉,他逐漸對中醫產生了興趣,并通過自考,考取了陜西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專業,獲得大專文憑。
姚俊利有兩個孩子,兒子上初中后,為了給他輔導功課,人到中年的姚俊利開始自學英語。他記憶力極好,喜歡鉆研,半年時間記住了10萬個英語單詞。
201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首次取消“不超過40歲”的年齡限制,45歲的姚俊利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考研。
課余時間,姚俊利和年輕學生一起打乒乓球 記者 宋雨 攝
今天,在接受三秦都市報記者采訪時,姚俊利坦言,這種念頭,當時僅是想想而已,“上有常年患病的老母親,下有上學前班的女兒,先不說養家糊口,哪里有精力去學習?”
此外,雖說干過多年臨床,也當過老師,西醫中醫都有接觸,但這一切,僅僅可以證明“從業經驗豐富”而已,如果要考研,專業知識怎么解決?
父子倆一起備考一起上大學
2016年8月,姚俊利的母親去世,此后兩個多月時間,他“像被抽去了魂兒一樣”,每天躺著不想動彈,“沒有精神,覺得生無可戀?!?/p>
進退維谷中,他需要重新找到一個生活目標。這一年年底,他報名考研,以5分之差抱憾。
此時,兒子進入高考沖刺階段,父子倆約定,一起備考,一起上大學。
“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彼I來英語教材和牛津英語詞典,白天上班,晚上記單詞。不僅學習英語,姚俊利還自學法語、俄語、日語等語種。
2017年12月,姚俊利報名考取陜西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碩士研究生,并以筆試成績306分,高出專業錄取線6分,順利進入復試。他的兒子則在今年高考中,考入大連醫科大學。
今年8月,姚俊利將兒子送到大連,9月8日,他整理好行李,安頓好單位和家里的雜事,來新學校報到,開始讀研生活。
“不悔過去,不畏將來,珍惜現在,樂觀進取?!遍_學的第一個晚上,他給兒子發微信,送上這16個字。
今天,姚俊利的導師、國家“中醫文化學”學科帶頭人李亞軍教授告訴三秦都市報記者,姚俊利是“標桿式”的榜樣人物,他的勵志經歷、刻苦精神,點燃了很多年輕學生的學習熱情,“人生只要有夢想,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