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j1jj7"><ruby id="j1jj7"><span id="j1jj7"></span></ruby></listing>
<track id="j1jj7"><ruby id="j1jj7"></ruby></track>
    <pre id="j1jj7"><ruby id="j1jj7"></ruby></pre>

    <noframes id="j1jj7">

    <pre id="j1jj7"><ruby id="j1jj7"></ruby></pre>
    <track id="j1jj7"></track>
    <track id="j1jj7"></track>
      <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ol id="j1jj7"></ol></strike></track>
      <address id="j1jj7"><strike id="j1jj7"></strike></address>

      <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ol id="j1jj7"></ol></strike></track><track id="j1jj7"><ruby id="j1jj7"></ruby></track>
        <noframes id="j1jj7"><pre id="j1jj7"><strike id="j1jj7"></strike></pre>

        <big id="j1jj7"></big><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rp id="j1jj7"></rp></strike></track>
          <track id="j1jj7"><strike id="j1jj7"><ol id="j1jj7"></ol></strike></track>
            您的位置 首頁 職高招生

            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重慶所有的幼師學校)

            《中師生》公眾號提出:2021年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可以成為“中師紀念元年”。今年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隨著中師研究會成立,重慶江津中師館的建立,《中師生》公眾號…

            《中師生》公眾號提出:2021年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可以成為“中師紀念元年”。

            今年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隨著中師研究會成立,重慶江津中師館的建立,《中師生》公眾號將連載曹清萍老師的長篇小說《中師生》,中師生題材大電影呼之欲出,“中師現象”已經形成。

            中師生紀念活動,重在參與,重在持續,重在找到更多的中師生。聚是一團火!

            2021年2月份,《中師生》公眾號開始統計整理《1979-2000年全國中師學校名錄大全》。這一名錄已有雛形,收錄了800多所學校。

            從4月份開始,《中師生》公眾號會逐省分地市的對全國80、90年代的中師學校進行概括的介紹。我們已經對河南省內十多個市的中師學校進行了梳理?;旧蠈⒚恳粋€地市每一所中師學校的大致情況整理了出來。

            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位于中國中部。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河南全境解放。1949年8月,黃河以北地區成立平原省,省會駐新鄉市,河南省保留黃河以南地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遷駐鄭州市。

            作為統計整理《1979-2000年全國中師學校名錄大全》的進一步推進,我們準備編輯《全國中師學校概覽》一書。每所中師學校都不能少。此工程浩大,需要更多的中師生參與進來。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想法,可以和我們進行交流。

            (一)、鄭州市

            1、鄭州師范學校

            2、鄭州第二師范學校(滎陽師范學校)

            3、鄭州鐵路師范學校

            4、鄭州幼兒師范學校

            鄭州(Zhengzhou),簡稱“鄭”,古稱商都,是河南省省會。

            1948年10月鄭州解放后,在鄭縣城區設立鄭州市,直屬河南省領導。1953年2月,鄭縣撤消,其轄區劃歸鄭州市及新鄭、中牟2縣。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市從此成為河南省省會。鄭州市下轄6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1個縣。

            《中師生》公眾號整理《1979-2000年全國中師學校名錄大全》時,統計出河南省鄭州一共有4所師范學校。分別是:鄭州師范學校、鄭州第二師范學校(滎陽師范學校)、鄭州鐵路師范學校和鄭州幼兒師范學校。

            1、鄭州師范學校

            1949年9月,鄭州市立臨時師范學校(1948年,河南第一行政區聯立師范學校、省立中正中學師范部、省立汲縣師范學校合并,地址為海灘寺)與鄭州市立初級師范學校合并,成立河南省立鄭州師范學校,設高級中等師范和初級師范兩部。校址始在張家門,后遷至菜市街、機器窯。

            1952年,學校逐漸遷入文化區新校址。

            1953年2月,學校改名為河南省鄭州師范學校。當年,鄭縣撤銷,鄭縣短師班并入鄭州師范學校。河南省滎陽高級師范學校也于當年并入該校。

            1954年,學校改為完全普通中等師范學校。3個幼師班并入當年成立的河南省鄭州幼兒師范學校。

            1956年,河南省鄭州師范學校遷至杜嶺街原鄭州市第四初級中學校址。

            1957年7月,河南省鄭州師范學校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學校。

            1958年春,整風運動開始。9月,全市城區中等以上學校停課,師生投入大煉鋼鐵熱潮。

            1959年下半年,鄭州市教育系統開展了“反右傾”運動,對學校正常的教學活動進一步產生沖擊。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鄭州師范學校6年沒有招生。

            1968年8月,學校遷至文化區原鄭州幼兒師范學校校址。

            1978年3月,農業路幼兒園劃歸鄭州師范學校,作為師范學校的附屬幼兒園。

            1979年1月,郊區“五·七”師范學校(1974年成立)改名為鄭州師范郊區分校。

            1980年3月,河南省教育廳同意鄭州師范校址遷至鄭州師范郊區分校。

            1981年,鄭州師范學校由鄭州市直接管理。

            1982年,鄭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將鄭州師范郊區分校改建為鄭州師范學校。

            1985年,河南省特殊教育師范學?;I建,河南省教委豫教師字(1989)58號文批復,同意建立河南省特殊教育師范學校。河南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和鄭州師范學校是一個機構,兩個牌子。

            2、鄭州第二師范學校

            1949年,鄭州專區在滎陽西關籌建了鄭州專區師資輪訓隊。

            1950年冬,師訓隊遷至縣城西北十華里許的成皋縣東史村小學北院。

            1951年9月,在師資輪訓隊的基礎上,利用原成皋中學舊址,成立“河南省滎陽高級師范學?!?。

            1953年秋,鄭州專署將成皋、滎陽、鞏縣、密縣、登封、鄭縣、中牟7縣的初級師范合并,集中到成皋縣東史村,利用“河南省滎陽高級師范學?!毙V烦闪ⅰ昂幽鲜〕筛蕹跫墡煼秾W?!?,直屬鄭州專署文教科領導。

            1954年,“河南省成皋初級師范學?!蓖V拐猩?,校址交滎陽縣使用。滎陽縣在暑假后調滎陽中學、馬固完中初中三年級各2個班到師范學習,成立“滎陽縣第五初級中學”。

            1956年,在“滎陽縣第五初級中學”的基礎上成立“河南省滎陽師范學?!?。

            1960年,“河南省滎陽師范學?!毕路沤o滎陽縣領導,學校更名為“滎陽縣師范學?!?。

            1963年10月,把開封一師(開封師專)的全體教師和教學設備全部遷到滎陽東史村,與滎陽師范合并,恢復“河南省滎陽師范學?!?。

            1968年7月,滎陽師范學校遷中牟,與中牟農校、開封師范合并,改名“五七”??茖W校。

            1971年,“五七”??茖W校解體。滎陽師范、開封師范遷至開封老府門,改稱開封地區師范學校。

            1984年,開封地區師范學校升格為開封師專。

            1975年,鄭州市教育局決定在東史村原師范舊址開辦“鄭州師范滎陽分?!?。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后,恢復組建河南省滎陽師范學校。

            1980年3月,河南省教育廳下文同意滎陽縣師范改為鄭州師范滎陽分校。

            1984年4月,河南省教育廳通知滎陽師范改名為“鄭州市滎陽師范學?!?,直屬鄭州市教育局領導。

            1985年,經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滎陽縣政府同意在縣城東建立新校址,于1989年暑假全部搬入新校。

            1994年3月,經河南省教育委員會教師字(1994)90號文件批復,“鄭州市滎陽師范學?!备麨椤班嵵莸诙煼秾W?!?。

            2001年,鄭州第二師范學校并入鄭州教育學院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2002年3月,鄭州教育學院與鄭州師范學校合并建立鄭州師范高等??茖W校;2010年3月,在鄭州師范高等??茖W校的基礎上成立鄭州師范學院。

            3、鄭州鐵路師范學校

            1972年,鄭州鐵路師范學?;I建并招生。

            1987年恢復并正式成立。

            1999年,鄭州鐵路機械學校、鄭州鐵路衛生學校、鄭州鐵路教育學院和鄭州鐵路師范學校合并為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有關這所學校的資料并不多。

            4、鄭州幼兒師范學校

            鄭州幼兒師范學校創建于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后河南省第一所、全國第一批獨立建制的七所幼兒師范學校之一,是河南省幼兒教師培養、培訓中心和幼教科研、信息資料中心。

            1970年,學校停辦。

            1982年,學?;謴驼猩?,并更名為鄭州幼兒師范學校。

            1990年,學校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第二周期師資培訓項目的合作單位。

            2000年,開始招收五年制幼教大專班。

            2012年3月,升格為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1988年,國家教委表彰的中等師范學校的名單中,河南省一共有8所,其中兩所就是鄭州的中師學校。這說明當年,省會的中師學校辦的還是比較不錯的。

            (二)、開封市

            1、開封師范學校

            2、開封第二師范學校

            3、開封第三師范學校

            在《中師生》公眾號的“我為母校代言”活動中,南京師大的唐團結教授給我們分享了其母校開封第三師范的情況。

            在文章中,唐教授說,在美麗的賈魯河畔,尉氏縣城東2里許,有一所學校,其名曰開封市第三師范學校,與開封一師(幼師)、開封二師一樣,是當年開封市4區5縣初中生心目中的圣地學校。

            這篇文章,唐老師主要是介紹了開封三師的情況:1981年8月,經河南省政府批準成立開封地區尉氏師范學校。1984年6月,由于“地、市”合并,經開封市教育局批準,學校更名為開封市第三師范學校。

            到2004年1月,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開封市師范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豫教法規【2002】118號)文件精神,汴編事【2004】2號做出《關于撤銷開封市第三師范學校建制并更名為開封市第二實驗高級中學的批復》,由原來的開封市第三師范學校更名為開封市第二實驗高級中學。

            唐教授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一位朋友留言說,我就是三師1997年九七七班。當年九七級第一次招收蘭考籍學生,共15人,男生一名就是俺。借師兄一句話“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少男少女的愛恨情仇,跌宕起伏的時代風云,就像鏤刻于內心深處的道道年輪,常于夢中喚起?!?/p>

            文章介紹了開封三師,那么開封第一師范學校和第二師范學校又是怎樣的情況呢,查詢資料,我們在此作一個簡單的整理。

            1、有關開封第一師范學校的情況 :

            這所學校的網上資料并不多,在“開封教育學院”詞條下,我們查詢出:

            在1953年,開封教師進修學校創建,十年之后的1962年,開封教師進修學校停辦。再十年,到1972年,開封教師進修學校復辦。第二年,這所學校更名為開封五七師范學校。

            兩年后的1975年,開封五七師范學校更名為開封市五七師范大學,再到1978年開封五七師范大學更名為開封師范學校。

            在1984年,開封師范學校更名為開封第一師范學校。有資料說,此學校位于開封文廟街26號。

            2、有關開封第二師范學校的情況 :

            這所學校的網上資料亦不多,在“開封教育學院”詞條下,我們查詢出:

            在1953年開封教師進修學校創建。1960年開封教師進修學校(師范班)改建為開封師范學校。

            1961年,開封師范學校停辦。1978年尉氏縣原共產主義大學校(部分資源)改建為開封地區師范學校。1984年開封地區師范學校更名為開封第二師范學校

            同時,我們看到有關開封教育學院的信息,1978年時,開封市五七師范大學改建為開封師范學校、尉氏縣原共產主義大學校(部分資產)改建為開封地區師范學校、開封市工農業余大學(部分)改建為開封教師進修學校。也就是說,開封第一師范學校、開封第二師范學校和開封教育學院,有一個同一源起。

            歷史還真走了一個輪回。

            2003年,開封第一師范學校、開封第二師范學校并入開封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作為一所成人性質的學校,發展亦不容易,2014年5月開封教育學院并入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組建新的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短短70年的歷史,我們就有些零亂了。不知道說的錯誤多不多,請方家指正。

            (三)、洛陽市

            1、洛陽市師范學校

            2、洛陽市第二師范學校

            3、洛陽市第三師范學校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上先后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1950年5月,成立了洛陽市郊區區公所,管轄塔灣、馬坡、北窯、岳家村、西小屯、下池等6個鄉和西工鎮。

            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

            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亦改屬洛陽市。截至2021年3月,洛陽市下轄7個縣、7個區。

            從《中師生》公眾號統計《1979-2000年全國中師學校名錄大全》中可以知道,洛陽市曾有3所中師學校。

            1、洛陽市師范學校

            網絡上有關洛陽市師范學校的信息非常少。我們查詢洛陽師范學院,發現這個學校在70年代以前曾經用過洛陽市師范學校的名字,但是后升為??浦?,從來不再提師范學校的事情了。

            無意中,我們在洛陽理工大學的官網上,看到一張洛陽市第一師范學校的校園照片,原來,在2003年,洛陽市第一師范學校并入洛陽大學。到2007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洛陽工業高等??茖W校和洛陽大學合并組建升格為洛陽理工學院。以至于許多洛陽市第一師范學校畢業生,找母校就要到洛陽理工學院。

            《洛陽市第一師范學校志(1924-1999)》是《洛陽市第一師范學校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洛陽市第一師范學校的詳細資料,我們現在還沒有太多的掌握,歡迎洛陽市第一師范學校的畢業生能和我們交流。

            2、洛陽市第二師范學校

            洛陽市第二師范學校的資料也不容易查找。

            洛陽幼兒師范學校創建于1907年,是河南省創辦最早的四所師范學校之一。2002年9月,經河南省教育廳批準由洛陽第二師范學校更為現名。距今已有近110多年歷史,是豫西地區二十世紀以來,成立最早、辦學時間最長、培養學生最多、聲望最高的一所中等師范學校,被譽為中國中等師范名校。

            《洛陽市第二師范學校志(1916-2000)》是校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網友:洛陽第二師范最早,原來是洛陽地區師范,后改幼兒師范。洛陽第一師范原來是市師范,八六年后才對縣里招生,零幾年后不再招生了。洛寧師范后改三師,零幾年改為高中。原來還有孟津師范,偃師師范的。八四年分市后臨汝師范劃給了平頂山,陜縣師范(豫西師范)劃給了三門峽市。)

            3、洛陽市第三師范學校

            原洛陽三師副校長吳鐵耀曾寫一首《母校史詩》:洛寧師范后改名洛陽第三中等師范,簡稱洛陽三師。)內有:公元一九五六年,洛寧師范始創建。七八春至八一年,招收五屆大中專。高考之初師資欠,師范辦學很分散。八一年岀新政策,取消多處師范班。留下幾所要加強,洛寧師范不在榜。當時校長雪華堂,東西奔走保校忙。趙村有一馬泮水,抗戰認識王錫章。校長遂把馬老請,一同講情到省上。廳長感念老區苦,大筆一揮保序庠。洛臨陝師算保留,洛寧師范復原樣。洛陽三師為校名,人財脫離洛寧縣。編制一百五十二,學生規模十八班。招收初中畢業生,指標分配到鄉間。九七擴招到山西,連治書記出大力。

            正當方興未艾日,卻到光榮謝幕時。教育發展啟新程,中師使命己完成。教育質量要提高,小教須是大專生。三級師范變兩級,取消中師辦學層。零一師范停招生。零二學校辦高中。轉軌教師倍努力,兩屆高考己見功。市直學校四年,零六徹底交洛寧。教師大多到市里,留下不足三十名。憶昔師范全盛年,譽滿省內惹人羨。只因畢業有飯碗,一等學生上師范。校校都有三師人,洛陽小教半邊天。師范前后三十年,六千學子非等閑。光榮母校今不在,盛名長留天地間。

            網友:我是洛寧師范八二年畢業的。80年入學,我們后邊還有一屆高中畢業招去的,再往后,就是招初中畢業的學生了。我們前邊招的是民師。 初入學時住城隍廟,快要畢業時在城北建新校,學生宿舍先蓋成,我們搬那邊住,在老地方上課,校長雪華堂。 美術老師李笑白,音樂老師焦振武,政治老師張耀武,體育老師姓武,名字不記得了,班主任賈梁。還有一個和賈老師同時分配到學校的,叫熊亞利,男的,名字成為我們班熱門話題。

            洛陽的三所中師學校,第一師范和第二師范,曾經主持過修志工作,有固定的校史資料。第二師范,網絡上有一些篇畢業生聚會的文章。

            洛陽是河南的重要城市,經濟的發達,可能給當年的中師學生太多的突圍機會,或者其他原因,我們很少看到這些學校相關的回憶文章。

            (四)、平頂山市

            1、平頂山師范學校

            2、臨汝師范學校

            3、舞鋼師范學校

            平頂山,河南省轄地級市,別名鷹城,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也是豫中地區的中心城市?,F轄2市4縣4區,面積7882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520.77萬。

            在名錄中,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中師學校一共有3所,分別是: 平頂山師范學校、臨汝師范學校(汝州師范學校,現平頂山外國語學校)和舞鋼師范學校。

            1、平頂山師范學校

            1959年10月,平頂山師范學校成立。這所在特殊年代停辦了十多年,在1973年得以復校。復校后的第三年,學校(高職班)創建。此時,學校有兩個教學內容: 一個是中師班,一個高職班。

            經過多年的發展,高職班部分:1984年平頂山師范學校(高職班)升格為平頂山師范??茖W校,后又更名為平頂山師范高等??茖W校。2004年5月13日,教育部發文同意在平頂山師范高等??茖W?;A上建立平頂山學院,同時撤銷平頂山師范高等??茖W校的建制。

            中師班部分:平頂山師范學校做為中師學校,一直按政策進行招生,并經歷了1979年到2000年期間的“中師教育”的黃金時期。在2002年9月平頂山師范學校與平頂山教育學院合并。2018年平頂山教育學院(更名)改建為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從平頂山師范畢業的學生(以平頂山師范頒發的畢業證為準)為13419名。

            2、臨汝師范學校(汝州師范學校,現平頂山外國語學校)

            這是一所解放初期成立的中師學校,在網絡上,我們查詢到的有關這所學校的資料并不多。在河南省平頂山外國語學校的百科上,得到下面的信息: 河南省平頂山外國語學校是經省政府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辦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前身是河南省汝州師范學校,創辦于1949年8月,汝州市唯一一家具有獨立頒發教師資格證書的學校。

            學?,F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河南省省級文明單位”、“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省級園林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市級平安校園”、“市級綜合治理優秀單位”、“解放軍預備役培訓基地”,被譽為“中原職教黃埔,華夏幼師名?!?。

            有一篇文章《我的中師學校:汝州師范,承載著多少學子的青春年華》,對于當年這所學校的情況,有一個比較詳細的描述,文章的一些配圖,也是由當年的中師學生提供,價值很大。

            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重慶所有的幼師學校)  第1張

            3、舞鋼師范學校。

            舞鋼師范學校,即河南省舞鋼市師范學校,創辦于1975年,是一所中等師范學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花園式學校。學?,F有教職工150人,專職教師110人,教師中講師以上職稱占75%,大學本科學歷占90%,其中有12人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各個學科都有高級職稱的學科帶頭人,教師每年在國家、省部級報刊發表論文70余篇。

            網絡上有一位教育 人士認為,舞鋼師范學校的發展前景,參考同類學校成功經驗,應該搬到平頂山市。這位人士主張,參考汝南幼兒師范學校和潢川幼兒師范學校的成功經驗了,就是以舞鋼師范學校為基礎,在平頂山職教園劃出一千畝地建設新校區,通過兩年左右的時間建設完畢,然后把這所學校搬遷過去,為了保險起見可以拉上一所平頂山市的中專學校聯合組建,升格成一所高職院校,還是比較現實的。

            (五)、安陽市

            1、滑縣師范學校

            2、安陽市第二師范學校

            3、安陽幼兒師范學校

            安陽,河南省地級市,古稱相、殷、鄴、鄴城、鄴都、鄴郡、相州、彰德等,簡稱殷或鄴,位于中國中北部、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

            解放后,安陽市為平原省轄市。1952年安陽市回歸河南省,仍為省轄市。1983年,國務院決定把安陽縣、林縣、??h、湯陰縣、淇縣劃歸安陽市,實行以市帶縣體制。1986年2月,河南省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將淇縣、??h劃歸鶴壁市,將濮陽市屬的內黃縣、滑縣劃歸安陽市。

            截至2018年底,安陽市轄1個縣級市(林州市),4個縣(安陽縣、內黃縣、湯陰縣、滑縣),4個市轄區(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

            今天,我們整理河南省安陽市的中師學校情況。

            1、滑縣師范學校

            河南省滑縣師范學校,現改名為安陽市第二實驗中學。始建于1912年,地處滑縣城關,占地150余畝。2001年11月26日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滑縣師范學校改為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校名為安陽市第二實驗中學,保持原有的學校規格、辦學規模、隸屬關系和財政供給渠道不變。

            一位滑師92級中師生說,2002年3月28日,安陽市政府、市教育局在滑縣師范隆重舉行了“安陽市第二實驗中學”掛牌儀式。這所始建于1912年的河南省滑縣師范學校,在自己90歲時被終結了“生命”。

            幾十年來,該校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師資和優秀人才,是豫北地區小學教師的搖籃。

            至此,“滑師”完成了她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光榮的退出了歷史舞臺。然而,對于遍布全國各地的滑師校友們而言,無論校名如何變更,但“滑師人”這一光榮身份永遠不會改變,“滑師人”這一符號將被終生銘記!

            2、安陽市第二師范學校

            在網絡上,我們沒有查詢到有關這所學校的具體信息,有一條這樣的資料,不太準確,先錄于此:

            其前身是始建于1906年的彰德府安陽師范講習所。1928年后,歷經安陽縣立師范學校、安陽縣立簡易鄉村師范學校、平原省立安陽師范學校、河南省安陽師范學校、河南省安陽第一師范學校、河南省新鄉專區第二師范學校。1958年12月29日,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河南省安陽師范??茖W校。1960年8月,先后復稱河南省安陽第一師范學校、河南省安陽師范學校。1978年12月28日,國務院發文命名為安陽師范??茖W校。1992年4月1日,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安陽師范高等??茖W校。2000年4月5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師范院校,安陽師范學院宣告成立。

            3、安陽市第一師范學校

            在安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詞條下,有這樣的介紹:簡稱安陽幼專,坐落于河南省安陽市,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前身是1978年創辦的安陽市師范學校,1988年更名為安陽市第一師范學校,2002年更名為安陽幼兒師范學校,2012年2月升格為公辦全日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具體的發展過程是這樣:

            1978年,安陽市師范學校成立。成立之初,學校設在東環城路中段,并與教師進修學院合署辦公。

            1982年,獨立設校于安陽市老城區后倉街原呂祖壇內。學校面積8444平方米,各類用房170間,圖書館藏書近700冊,教職工46人,在校學生223人。

            1981年暑期,學校與新成立的安陽市教師進修學院合一辦公,招收中小學教師進修班。

            1982年7月,學校與安陽市教師進修學院分設。

            1988年8月,學校二次搬遷至市洹濱北路2號,更名為安陽市第一師范學校。

            2001年底,安陽市市區教師進修學校、安陽市高等教育函授站整體并入學校。

            2002年1月,安陽市教師培訓中心、安陽市教育干部培訓學校在學校成立。

            2002年,為響應國家師范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從三級向二級轉軌的戰略部署,學校更名為安陽幼兒師范學校。安陽市教師培訓中心與學校合署辦公,內設培訓部、函授部、安陽市教育干部培訓學校、幼兒教育發展中心。

            因為有一脈相承的安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安陽市第一師范學校的資料相對比較完整。相對來說,安陽二師的資料比較少。

            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重慶所有的幼師學校)  第2張

            (六)、鶴壁市

            1、鶴壁師范學校

            鶴壁,一個很詩意的名字!

            中國周朝最大的諸侯國衛國的首都仍建在朝歌,衛國第18代國君衛懿公嗜好鶴,在宮廷朝歌西北等處養鶴,鶴壁因“鶴棲南山峭壁”而得名。

            鶴壁市,河南省地級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

            鶴壁市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諸侯國衛國都城朝歌、戰國七雄之趙國都城中牟均位于鶴壁市。林、石、衛、康、殷姓及韓國(朝鮮)康氏、琴氏等姓氏起源于此,鶴壁是東亞民族姓氏的重要發祥地。

            1953 年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 1957年3月,湯陰縣地置鶴壁市,為省轄市,委托安陽專署領導,后改為省直接領導。1958年12月,安陽專署撤銷,鶴壁市曾一度歸新鄉專署領導。1961年12月恢復安陽專署,又改歸安陽專區。

            市區經歷了三次搬遷。1957年,市區選在鶴壁集鎮,隨著二礦、三礦的建設,1957年12月市區南移到中山;后又隨著五礦、六礦的建設,1959年,市區又從中山遷到山城區。隨著礦區的發展,市區的周圍基本上都是塌陷區,城市的發展受到制約。1992年,鶴壁決定建立淇濱經濟開發區,隨著規模的擴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又遷到淇濱區,淇濱區已成為鶴壁市新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鶴壁市是河南省地級市,轄??h、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5個行政區和1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

            從《中師生》公眾號統計《1979-2000年全國中師學校名錄大全》中可以知道,鶴壁市只有1所中師學校:鶴壁師范學校

            1974年11月 ,鶴壁師范學校建立。2001年,鶴壁師范學校 、鶴壁教育學院、鶴壁中等專業學校合并組建鶴壁職業技術學院。

            網友小路在文章《鶴壁師范學校,我心中的圣母和永恒 ——第一屆學生學習生活記憶》中說:1975年,鶴壁市師范學校成立,我有幸成為學校文科班的一名學生。當時社會上戲稱師范學校為“鶴壁的黃埔”,學生為“鶴壁黃埔系學生”,可見當時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對我們第一屆學生寄予的厚望。

            我們入校是在老區原鶴壁市高中一進大門西側的兩層紅瓦房樓上,教室和住室都在二樓。由于 荒廢學業的影響,所以我們學生當時求知的欲望非常強烈。老師白天上課,晚上在教室上自習,我們經常學習到深夜。當時管理學校的老師經常檢查,要求我們不要熬夜,要按時熄燈休息。

            1977年7月,在學校教室的西墻外,一張班級畢業照,定格了我們兩年的學習生活。畢業后經過考試,我們第一屆學生95%都分配到了全市鄉鎮學校,只有極少數學生留在了市區學校。

            “鶴壁師范學?!?,我們第一屆學生心中的圣母,心中的永恒。忘不了學校第一任校長沈治平及一班人嚴謹治校的情境,忘不了宋慶錄、賀福全、王長庚、李學生等這些辛勤的園丁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教書育人的情境,更忘不了我們莘莘學子求知若渴、廢寢忘食學習的情境。至今四十多年過去了,但當年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生活場景仍歷歷在目,久久不能逝去。

            四十多年來,鶴壁師范學校幾移其址,幾改其名,由鶴壁師范學校、鶴壁教育學院,到鶴壁職業技術學院,見證了鶴壁師范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1975年,我們入校時,全校教職工也就三十余人,在校學生兩個班70人;而現在,全院教職工已達860余人,在校學生20000余人。如果把當時的鶴壁師范學校比作滄海中的一葉小舟,到現在她已是劈波斬浪的教育航母,實在令人驕傲、令人振奮。

            (七)、新鄉市

            1、新鄉師范學校(二師)

            2、汲縣師范學校(新鄉市第一師范學校)

            新鄉市,是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北部。新鄉名稱源于西漢為獲嘉縣的新中鄉,《太平寰宇記》卷56:新鄉縣“取新中鄉以為名”。

            建國初期新鄉市為平原省省會,是豫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1952年,平原省撤銷,新鄉、安陽、濮陽專區改屬河南省。1958年,新鄉、安陽兩專區合并為新鄉專區,全境屬之。

            1983年9月,新鄉縣和汲縣劃歸新鄉領導。獲嘉、輝縣、原陽、延津、封丘仍隸屬新鄉地區。1983年,安陽地區撤銷,長垣屬新設的濮陽市。1986年2月,撤銷新鄉地區,新鄉轄新鄉縣、汲縣、獲嘉、輝縣、原陽、延津、封丘、長垣8縣。1988年11月,汲縣改為衛輝市,輝縣改為輝縣市,隸屬關系未變。

            新鄉市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5個縣,分別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輝縣市、衛輝市、長垣市 、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

            據《1979-2000年全國中師學校名錄大全》統計,90年代,新鄉市有兩所中等師范學校。

            1、新鄉師范學校(二師)

            新鄉的師范教育開始比較早,而且成績斐然。河南師范大學就位于新鄉。

            但是,我們沒有查到有關新鄉師范學校(二師)的信息。

            在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詞條下,我們看到,學校的前身是1949年7月太行行政公署批準成立的太行公立新鄉師范學校。1949年10月平原省成立后,更名為平原省立師范學校。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又更名為河南省新鄉師范學校。1956年開始舉辦初中教師訓練班,是全省規模較大的八所師范學校之一。1958年經上級批準升格為新鄉師范??茖W校。1963年9月,為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又恢復新鄉師范學校的校名與建制。文化大革命中,學校名稱和隸屬關系幾經變化,1971年更名為新鄉地區師范學校,招收大專班。1984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恢復新鄉師范??茖W校校名和建制;1992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

            我們不能確定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與新鄉師范學校(二師)有怎樣的關系。(新鄉二師原名叫新鄉市師范學校 ,最早成立于八十年代,位于新鄉市一中校區,后來搬遷到建設路東段獨立校區,河南師范大學對面,2002年與平原大學合并,更名為平原大學外國語學院,2008年,平原大學與新鄉師范??茖W校合并升本 ,更名新鄉學院。)

            2、汲縣師范學校(新鄉市第一師范學校)

            在詞條“新鄉幼兒師范學?!笨吹?,學校位于河南省衛輝市,始建于1883年,1906年創辦師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是河南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具體的歷史發展過程是:

            1883年,中州名儒李時燦先生在衛輝府成立了推行進步教育的“經正書院”。

            1906年于罷科舉、興學堂之際,時任河南學務公務所議長、河南省教育總會會長的李時燦先生在“經正書院”內創設“經正師范學堂”,開創了河南師范教育之先河。

            1916年學校更名為河北道師范。

            1918年改稱河南省立第五師范。

            1930年改為河南省立汲縣師范學校。

            1949年改名為平原省衛輝師范學校。

            1952年改為河南省汲縣師范學校。

            1989年學校更名為新鄉市第一師范學校。

            2002年9月在全國師范教育結構調整中,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改為新鄉幼兒師范學校。

            2005年學校被中央教科所確定為“全國德育實驗基地”。

            2009年學校被評為河南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16年新鄉幼兒師范學校并入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新鄉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學院。

            新鄉市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對于其只有兩所師范學校,我們存疑中。而且,對于兩所學校的信息,特別是新鄉第二師范學校的情況,沒能找到太多資料。

            (八)、焦作市

            1、焦作師范學校

            2、沁陽師范學校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河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原城市群和豫晉交界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

            1949年10月15日,改為焦作礦區,劃歸平原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銷,焦作礦區劃歸河南省新鄉行政專員公署領導。1974年1月19日,焦作市屬河南省和新鄉地區雙重領導。1982年3月,焦作市劃為省轄市。

            1983年9月1日,修武、博愛兩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86年1月,溫縣、武陟、孟縣、濟源、沁陽五縣劃歸焦作市領導。1997年,濟源市歸河南省直接領導。

            截至2020年2月,焦作下轄4個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即:解放區、山陽區、中站區、馬村區、沁陽市、孟州市、溫縣、博愛、武陟縣、修武縣等六個縣(市)及焦作新區。全市常住人口359.7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94%。

            焦作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186所,其中有河南理工大學、黃河交通學院、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焦作大學、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焦作工貿職業學院等普通高校6所,普通中專6所、普通中學293所,職業中學16所,小學851所,其他學校(特殊教育學校)8所,成人教育學校9所。

            今天,我們來整理一下河南省焦作市在90年代時期的中師學校情況。

            1、焦作師范學校

            在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的詞條下,我們看到河焦作師范學校的介紹:

            1948年,太行第四專署公立焦作師范學校成立。

            1949年,公立焦作師范學校遷到沁陽,成立省立沁陽中學師范部。

            1951年,省立沁陽中學師范部遷回焦作,重設焦作師范學校。

            1952年,焦作師范學校更名為平原省焦作師范學校。

            1953年,更名為河南省焦作師范學校。

            1958年,河南省焦作師范學校更名為焦作市師范學校。

            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重慶所有的幼師學校)  第3張

            1965年,焦作市師范學校更名為焦作市工讀師范學校。

            1974年,焦作市工讀師范學校更名為焦作市師范學校。

            1981年,焦作市師范學校并入焦作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5年,重設焦作師范學校;焦作市教師進修學校成立。

            1999年,焦作市教師進修學校并入焦作師范學校。

            2、沁陽師范學校

            在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的詞條下,我們看到河南省沁陽師范學校的介紹: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懷慶府師范學堂成立。

            1916年,懷慶府師范學堂更名為沁陽市師范講習所。

            1929年,沁陽市師范講習所更名為沁陽師范學校。

            1941年,沁陽師范學校更名為沁陽簡易師范學校。

            1949年,成立平原省聯立沁陽師范學校。

            1951年,平原省聯立沁陽師范學校更名為沁陽初級師范學校。

            1954年,沁陽初級師范學校更名為沁陽第一初級中學。

            1956年,沁陽第一初級中學更名為沁陽師范學校。

            1980年,更名為河南省沁陽師范學校。

            2002年,河南省沁陽師范學校、焦作師范學校、焦作教育學院合并成立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

            有關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的介紹是這樣: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茖W校。 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07年的懷慶府師范學堂,1980年更名為河南省沁陽師范學校。2002年河南省沁陽師范學校、焦作教育學院、焦作師范學校合并組建為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

            截止2021年學?,F有新校區、南校區、北校區三個校區,建筑面積30余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價值近1億元,館藏中外文圖書121.29萬冊,建有現代化的智慧校園平臺和功能齊全的實習實訓場所。 現有在校生12000余人(截止2018年),現設有12個學院,46個??茖I,3個聯辦本科專業。

            也就是說,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直接聲明自己是由河南省沁陽師范學校延續而來。

            這樣看來,焦作市的兩所中師學校,在2000年之后的改制中,直接升格改制成??茖W校,《中師生》公眾號認為,是一條比較好的發展之路。

            在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官方網站的首頁,《中師生》公眾號看到《焦作師專優秀校友尋訪》的啟事,很遺憾沒能打開,查詢到相關信息。

            (九)、濮陽市

            1、濮陽師范學校

            2、濮陽第二師范學

            3、中原油田師范學校

            濮陽市,河南省地級市,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

            濮陽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顓頊遺都”、“帝舜故里”之稱,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帝都”。曾出土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龍形圖案,被譽為“中華第一龍”??偯娣e4188平方公里,轄濮陽縣、清豐縣、南樂縣、范縣、臺前縣和華龍區5縣1區。

            新中國濮陽專員公署轄濮陽、滑縣、長垣、封丘、內黃、清豐、南樂、濮縣、范縣、觀城、朝城11個縣和濮陽城關區、道口區2個區。

            1952年11月24日,濮陽專員公署所轄的濮縣、范縣、觀城、朝城4個縣劃歸山東省聊城地區。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銷,濮陽專區劃歸河南省領導。

            1954年6月,濮陽專區所轄的濮陽城關區、道口區分別劃歸濮陽縣、滑縣。9月25日,濮陽專區與安陽專區合并為安陽地區。濮陽、清豐、南樂隸屬于安陽地區。1956年3月,撤銷濮縣。1958年3月30日,安陽地區與新鄉地區合并為新鄉地區。

            1964年4月1日,為便于黃河治理,經國務院批準,壽張縣撤銷,一部分劃歸范縣。范縣由山東聊城地區劃歸河南省安陽地區。1983年9月,成立濮陽市,實行市帶縣體制。

            1、濮陽師范學校

            濮陽師范學校的歷史:

            1950年3月,平原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平原省立濮陽師范學校。1952年11月,更名河南省濮陽師范學校。1975年6月,更名為安陽師范學院。

            1979年7月,恢復河南省濮陽師范學校。

            2001年4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原濮陽教育學院、濮陽廣播電視大學、濮陽師范學校、濮陽工業學校合并組建成立濮陽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4月濮陽市人民政府依托濮陽職業技術學院與河南大學合作舉辦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

            我們預測,如果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發力,完全可能建成河南大學濮陽校區,這樣,濮陽師范學校的畢業生,母校就是河南大學了?挺牛!

            2、濮陽第二師范學校

            濮陽第二師范學校始建于1987年,位于市益民路路南。建校初期、學校曾兩度借址招生,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艱難起步。1991年學校遷入新址,從此步入了迅速發展的快車道。十幾年來由原來只招普通專業18個教學班發展到現有普師、幼師、音樂、美術、微機5個專業共2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50余名。

            2000初,經濮陽市政府同意、市教委批準,濮年陽第二師范學校將改辦濮陽市外國語高中。

            3、中原油田師范學校

            濮陽市油田藝術學校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84年的中原油田師范學校,2000年9月,中原油田集中教育資源優勢,遴選師資設備,重組轉制為“濮陽市油田藝術中學”,2005年1月,按照國家"企業分離辦社會"的有關部署,學校隨油田教育整體移交濮陽市政府管理。

            中原油田師范學校,從1984年到2000年,16年間,培養的中師生數量也不會太少??墒蔷W上沒有發現太多這所學校的資料。(網友:中原油田師范學校,當時隸屬于石油學校,我的畢業證就是石油學校的章。跟當時石油學校的學生一樣,都屬于小中專。)

            我們查得資料:濮陽幼兒師范學校是2004年8月經省市教育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隸屬市教育局。是濮陽市唯一一所專門培養幼兒教師的女子學校,也是濮陽市幼兒教育教研和培訓中心。

            (十)、許昌市

            1、許昌師范學校

            2、襄城師范學校

            1、許昌師范學校

            從網絡上的資料看,1985年,許昌師范學校成立。2001年4月,由原許昌教育學院、許昌財稅學校、許昌機電工程學校、許昌師范學校的基礎上合并組建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許昌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到許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

            我們在網上查詢有關許昌師范學校的資料,卻少得可憐。許昌師范學校,生得晚,去得早,十多年的建校歷史,羽翼未豐,尚不能在天空中留下什么痕跡。一位從許昌師范學校畢業的朋友,單位讓其回去開中專學歷證明,他說,我的中師學校真的找不到了,我也沒有辦法。

            2、襄城師范學校

            襄城師范學校,創辦于1980年,2005年襄城師范學校更名為許昌理工學校,2012許昌市理工學校更名許昌市幼兒師范學校,學校隸屬于許昌市教育局。

            2018年9學校從襄城縣搬遷至許昌市東城區,學校老校址位于襄城縣城利民西街西段,學校分東、西兩個校區總占地200多畝,總建筑面積7萬多平米。2018年9月10日許昌幼兒師范學校教職工正式入住許昌市職教園內新校區,占地1020畝。

            學校的簡介說,學校是河南省當前經省教育廳批準僅有的九所中等幼兒師范學校之一,也是許昌、平頂山、漯河三市唯一一所可以發放師范類畢業證的中等幼兒師范學校。

            許昌下轄2區、2市(縣級)、2縣,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市總人口498.24萬人。當年,學校有兩所中師學校,推算看,規模也不會太小,生源也不是單一個縣區的學生。

            這兩所學校,一所并入了本科院校,一所轉型幼兒師范學校,相對于一些師范學校改制成高中學校,許昌這兩所學校的歷史歸宿,還算不上是最差。

            現在,想去許昌找尋中師學校的記憶,可能是比較不易的事情。從網上就可看出端倪,沒有多少當年同學的聚會,更少有中師學校的資料。

            貂蟬已隨清風去。許昌的兩所中師學校,已完全墜入歷史云煙霧靄之中?

            (十一)、漯河市

            1、漯河師范學校

            2、漯河藝術師范學校

            今天,我們就來重點介紹一下許昌地區漯河師范學校。對于90后或者00后來說,你告訴他許昌有個漯河師范學校,他一定會笑了,因為,許昌和漯河,現在都是河南省的地級市,是同一行政區劃,不存在管轄隸屬關系。

            這里,我們先看一下許昌在地區行政區劃變動情況: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專區與五專區合并,成立許昌專區(專員公署駐許昌市今魏都區),轄許昌市(今魏都區)、許昌縣、長葛、鄢陵、臨潁、漯河市、郾城縣、舞陽、葉縣、襄城、禹縣、郟縣、寶豐、魯山、臨汝、扶溝、西華、商水、平頂山市等縣市。

            1954年10月,臨汝縣改隸洛陽專區管轄。1964年3月,平頂山市改稱平頂山特區,從許昌專區劃出。

            1965年5月,扶溝、西華、商水3縣劃入周口專區。1979年,舞鋼區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地區。1982年11月,復劃入平頂山市。

            1983年10月,許昌地區所屬的魯山、寶豐、葉縣劃入平頂山市。

            198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許昌地區撤銷,升為地級市,轄魏都區、許昌縣、長葛縣、鄢陵縣、禹縣。襄城縣、郟縣劃歸平頂山市。舞陽縣、臨潁縣、郾城縣劃歸漯河市。

            1993年12月14日,長葛縣改為長葛市。1997年8月25日,襄城縣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市。

            建國后幾十年,許昌地區的版圖,變化如此之大,非要將漯河師范學校列放許昌,有一些理由,但是,我們還是依現在的行政管轄為準,這樣不致于太亂。

            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漯河的中師學校。

            在2021年2月份,《中師生》公眾號統計的《1979-2000年全國中師學校名錄大全》中,錄入河南省漯河市的中師學校一共有2所,分別是漯河師范學校和漯河幼兒師范學校。

            2004年,新的行政區劃調整后,漯河轄區由原來的郾城、臨潁、舞陽、源匯區“三縣一區”調整為郾城、源匯、召陵三區和臨潁、舞陽二縣。

            1、漯河師范學校

            漯河師范學校始名河南省漯河初級師范學校,是1953年經中共許昌地委、許昌地區行署批準,合并郾城、舞陽、漯河兩縣一市的九個初級師范班而建立起來的,學校原址設在短工市街原漯河大華藝師舊址,是河南省重點和漯河市屬的一所普通中等師范學校。

            漯河師范1953年剛剛辦學時,學校僅有教職工30人,9個教學班,學生400人。學校設教導處和總務處。1955年8月,學校更名為河南省漯河師范學校。當年招收學生4班,160人,同時還招收了各種形式的短訓班和輪訓班。1956年9月,襄城師范并入漯河師范。

            1957年,學校遷至新址,規模進一步擴大,初步形成一個能容納18個教學班規模的中等師范學校。

            1960年,全國民兵代表大會期間,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賡應學校代表趙靈芝的懇請下,親筆題寫了“河南省漯河師范學院(校)”的校名。1961-1965年學校通過貫徹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已成為河南省教育廳整頓后保留下來的19所中師之一。

            1977年,學校開始招收全國統一高考的高中畢業生,培養初中教師。1982年,從招收高中畢業生轉招初中畢業生,開辦普師班,明確了培養小學教師的目標。

            1986年,漯河區劃調整以后,學校由許昌地區漯河師范學改名為河南省漯河師范學校。當年被全國總工會、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在校學生達到1248人,27個教學班,迎來辦學以來的第一個高峰!1989年,學校被省教委授予管理先進單位,同年6月,學校貫徹省教委文件精神,招收了25名藏族學生。

            1992年,全國中師教育工作會議代表來??疾?,學校各方面的建設受到了領導和代表們的充分肯定,被省教委授予中師教育先進單位。至此,漯河師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

            后漯河師范改制成了實驗高中。漯河實驗高中,位于中原腹地,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前身為漯河師范學校,始建于1953年,2002年轉制。有教職工233人,在校生3000余人,占地113畝,建筑面積52000平方米,綠地面積6600平方米。

            2、漯河幼兒師范學校

            我們查詢不到漯河有幼兒師范學校的資料,也許,沒有這樣一所學校!這真是一個不小的錯呀。

            相關的是,在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的介紹中看到:2002年5月,全國規模最大、河南省惟一的一所專業藝術師范學?!鸷铀囆g師范學校并入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而學校興辦于1997年,原名為南街村希望戲曲學校,2010年9月被漯河市教育局正式批準為“漯河市藝術學?!?。

            這里,我們順便也發個啟事,一是歡迎漯河師范學校的畢業生或者曾經的教師,能寫寫這所學校,讓大家能夠想起這所曾經的小學教師的搖籃,將一些歷史資料固定下來。二是如果漯河市還有中師學校,你曾是那時的學生或教師,請我和們交流。

            (十二)、三門峽市

            1、豫西師范學校(三門峽師范學校)

            三門峽市,河南省地級市,位于豫晉陜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曾設陜州專員公署。1952年,陜州專署與洛陽專署合并。1957年3月國務院批準設立三門峽市,歸河南省直接管轄。1961年,三門峽市由地級市降為縣級市。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三門峽市重新升為地級市。截至2018年,三門峽市轄2區(湖濱區、陜州區)、2市(靈寶市、義馬市)、2縣(盧氏縣、澠池縣),共6個縣(市、區)。

            據我們的統計,90年代,三門峽市只有1所中師學校:豫西師范學校,又名三門峽師范學校。

            豫西師范是指豫西師范學校,前身為河南省立陜縣師范學校(簡稱省立陜師),1946年9月從開封遷到現在地址。

            設在原陜州城(今陜州公園)東大街陜縣簡易師范學校(簡師奉命遷往會興鎮)里,不久,校長荊允中(靈寶人)以陜縣城內學校多、校舍緊張、設備簡陋為由,將學校遷往靈寶縣老縣城文廟內。

            靈寶解放后,改名為河南省立靈寶師范學校(簡稱省立靈師)。 隨后又選址陜縣觀音堂鎮旁重建。 1955年8月學校由靈寶遷到陜縣觀音堂,又改名為陜縣師范學校。

            學校在觀音堂停了28年,雖不再“流浪”了,但校名又改了三次。

            第一次:1960年2月校名改為“三門峽市第一師范學?!?。

            第二次:1962年8月恢復為陜縣師范學校。

            第三次改為豫西師范。

            有資料說,在這個學校存在的50多年里,經歷了一址(陜縣縣城)一名(省立陜師)、一址(靈寶縣老城文廟內)二名(省立陜師、省立靈師)、一址(陜縣觀音堂)三名(陜縣師范學校、三門峽市第一師范學校、豫西師范)和一名(豫西師范)三址(陜縣觀音堂、三門峽市東郊野鹿和斜橋兩個行政村之間、三門峽市區崤山路中段)四個階段。唯三、四兩個階段的時間稍有交叉。

            1999年7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在原豫西師范學校(教育機構)與三門峽電大(教育資源)合并的基礎上組建的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2015年改名成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并同年面向全國招生,成為三門峽市第一所本科院校,開啟天鵝之城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十三)、南陽市

            1、南陽師范學校

            2、唐河師范學校

            3、鄧州師范學校

            4、內鄉師范學校

            5、方城師范學校

            今天,我們對南陽市的這五所中師學校,做一個核對校定,完善一下相關學校的資料。

            我們核實的學校,主要是中等師范學校,時間是從1979到2000年間的學校。主要以90年代為重要坐標時間點。

            1、南陽師范學校:全稱南陽市第一師范學校,創辦于 1949 年 7 月,后與南陽理工學院合并,現為南陽理工學院教育學院。 1949 年 7 月的原南陽市第一師范學校。根據國家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師范教育結構調整的部署, 2004 年 8 月 19 日南陽市人民政府決定將原南陽一師并入南陽理工學院并成立基礎教育學院,繼續承擔地方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 2005 年并入工作完成, 2005 年 6 月 24 日正式掛牌。位于南陽市七一路,地處中心城區,是南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南陽理工學院的北校區。學院西傍古跡名勝武侯祠,南襟風景清秀的白河灣,比鄰優質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環境優雅,教育資源豐厚,文化氛圍濃郁。

            2、唐河師范學校(南陽三師):全稱為南陽市第三師范學校,位于唐河縣,簡稱唐師,又名宛東中專。成立于1955年。以培養合格的農村小學教師為目的。南陽三師自1955年招收師范類學生以來,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合格的優秀教師。2001年,隨著國家師范教育結構調整,中師停止招生,經市政府批準,同年秋改招中專生與高中生,開展職業教育,2003年5月,經省、市兩級政府批準正式更為現名,并內設南陽市第二實驗高級中學,一校兩牌,雙軌運行。自此,南陽三師成為歷史。

            3、鄧州師范學校(南陽四師):始建于1984年。學校位于豫西南歷史文化名市——鄧州市,現為南陽幼兒師范學校,是培養和培訓幼兒教師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2004年以來,經河南省教育廳批準,與高等院校聯合舉辦“3+2”專業教育;與南陽師范學院舉辦中專生在校套讀成人大專教育,已經形成了以幼師專業為主、非師范專業并舉,立足中專層次、向大專層次延伸的辦學模式。是河南省首批由普師改辦為幼師的學校之一,是豫西南一所獨立設置的普通中等幼兒師范學校、南陽市一所招收培養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茖哟谓處煹膶W校。

            4、內鄉師范學校(南陽二師):前身是創辦于1908年的赤眉民主師范學堂。1927年冬,學校遷移至內鄉縣城文廟內,更名為內鄉師范學校。1933年3月,學校并入宛西鄉村師范學校。1950年2月,恢復內鄉師范名稱,附設內鄉完中。1951年移至內鄉張集,更名為內鄉初級師范學校。1955年7月經省教育廳批準,在現址重建河南省內鄉師范學校。1989年8月更名為南陽地區第二師范學校,1994年12月更名為南陽市第二師范學校。2003年5月,更名為南陽市宛西中等專業學?!,F改名為:南陽市第一實驗高中。

            5、方城師范學校(南陽五師):現南陽市宛北中等專業學校、南陽市第三實驗高中,地處方城縣城。最早追溯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的裕州師范傳習所,1951年為方城縣初級師范學校,1956年為河南省方城師范學校,1962年在對中等學校進行壓縮調整中停辦。1986年開始恢復籌建,1989年3月經省政府批準,定名為方城師范學校,同年8月經省政府同意,省教委批準,學校更名為南陽地區第五師范學校,1991年秋期在原54軍386團團部所在地開始招生,1994年12月南陽撤地設市,學校改稱為南陽市第五師范學校,2003年5月,伴隨著全國師范教育結構的調整,中師停招,經南陽市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宛北中專,學校編制96人,目前在編在崗教職工80人。

            南陽五所中師學校的歸宿,三所改制成高中,一所并入本科院校,一所改制成幼兒師范學校。

            (十四)、商丘市

            1、商丘師范學校

            2、民權師范學校

            3、夏邑師范學校

            4、永城師范學校

            商丘,簡稱“商”,河南省地級市,據史載,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遷徙,后人便稱商族人居住過的廢墟之地為“商丘”。

            1949年3月,商丘專區共下轄商丘縣、虞城、民權縣、睢縣、寧陵、夏邑、柘城7個縣。1950年,商丘縣城關鎮改為商丘市。1952年,永城縣由皖北宿縣專區劃歸河南省商丘專區。1953年,撤銷淮陽專區,將淮陽、太康、鹿邑、鄲城、沈丘、項城6縣劃歸商丘專區,專區共下轄14個縣。1960年,商丘縣、虞城、夏邑、永城、寧陵、柘城、鹿邑、鄲城8個縣重新成立商丘專區。1965年6月,鹿邑縣與鄲城縣被劃出商丘專區,民權縣、睢縣被重新劃歸商丘專區。

            截至2017年09月,商丘市下轄夏邑縣、虞城縣、柘城縣、寧陵縣、睢縣、民權縣、梁園區、睢陽區6縣2區和1個省直管縣級市永城市。

            1、商丘師范學校(存疑)

            在商丘,商丘師范學院是一所比較知名的學校,商丘師范學院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創辦的“歸德府中學堂”,前身為北宋全國四大書院之一的應天書院;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商丘師范??茖W校;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商丘師范學院;2004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資格。2018年,學校成為河南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至于商丘師范學校,有關資料還真的不好查詢。找不半天,也沒有見到一張有關這所學校的標志性照片。

            在商丘師范學院的歷史資料上提到,1977年,恢復高考后,在商丘師范學校附設“商丘師范大專班”。依此推,商丘師范學校應該獨自在發展,或者改制成商丘師范學院,就沒有商丘師范學校。 在1980年-2000年代是否存在有商丘師范學校,我們這里不能確定。這一個題目,希望有當地教育比較了解的老師能給我們一個答案。

            有熱心的網友,鄰居商丘師專的同學,證明商丘師范學校與商丘師范學院是一墻之隔。

            一位朋友說,我九三年一一九五年在商丘師專上學,師專西一墻之隔就是商丘師范,兩校早操跑步均在文化路上,印象最深的是師專的男生多女生少,師范的女生多男生少,師專的學生成熟,師范的學生稚嫩。

            另一位同學說,商丘師范學校獨立存在發展,2000年以后并入商丘師范學院。位于文化路上,兩校一墻之隔,后來圍墻被推倒,商丘師范學院、商丘師范學校、商丘教育學院三校合一。

            還有一位朋友說,94我上商丘工業學校時,就有商丘師范和商丘師專,是兩個學校。都在文化西路南,對面當時是洛陽技工學校。

            后來,又有多位商丘師范學校的學生出來,證明自己當年曾經在這所學校讀中師。網友風影子說,商丘師范學校,我的母校,80年代90年代商丘最好的師范學校。另一位朋友說,就是現在去校園散步,還能看到原來師范學校的教室、琴房、操場實驗室,滿滿的回憶,我94年在那畢業的!

            現在,我們從網上非常難找到有關商丘師范學校的資料,只是在“商丘師范學院”的詞條下,看到有兩處提到了“商丘師范學?!保?/p>

            重慶市中專幼兒師范(重慶所有的幼師學校)  第4張

            一是:1977年,恢復高考后,在商丘師范學校附設“商丘師范大專班”。(對于這一條,我們有這樣的疑問,商丘師范學院將”1905年創辦的“歸德府中學堂”,前身為北宋全國之一的應天書院?!岸樽约簩W校的開始,這個“歸德府中學堂”,和后來的商丘師范學校有沒有關系。既然師范學院提到商丘師范學校附設“商丘師范大專班”,是不是攀附了師范學校的這個歷史?)

            二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商丘師范高等??茖W校與商丘教育學院合并成立了商丘師范學院,成為商丘一所省屬普通本科院校。這里,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而為之,將師范學校的加入沒有寫出來,是為了淡化,還是有別的原因?

            就如網上一位老先生言,我是78級商丘師范學校學生,80年畢業。我們入學時全校還沒有一棟樓,第一學期教室、宿舍、食堂都在大院的最東面,就是后來成為教育學院的位置。79年暑假后第一棟教學樓啟用,中師班的教室在東半部為單面樓,大專班的教室在西半部是雙面樓,我們中師班的宿舍和食堂也搬到了整個大院的西邊,也就是后來商丘師范學校的位置。直到80年暑假我們離開學校,師專和師范學校還是在一個大院,沒有分開。1977年恢復高考時只有商丘師范學校,沒有商丘師專,在商丘師范學校有大專班。1979年才有商丘師專,并逐漸分成兩個學校,2000年升格為本科商丘師范學院時,商丘師范學校和商丘師專都并入商丘師范學院了。所以,商丘師范學校也是現在商丘師范學院的前身之一。

            2、民權師范學校

            民權師范,位于河南省民權縣,1974年建校。建校二十多年來,為豫東地區培養了大批師資,為豫東的教育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002年,民權師范被更名為商丘中等專業學校。下屬小學部(商丘中等專業學校附屬小學)、初中部(商丘綠洲學校)、高中部(商丘市二十中)。2017年9月,學校順利由民權老校區搬遷至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優秀旅游城市—商丘市。

            南京知名大學醉臥籣亭教授文《1990年,我考上了民權師范》:“得知我報了師范,父親騎車子從縣里趕到學校找當時的張校長非要改志愿,一定要我考高中,我堅決不改。校長于是跟父親說志愿已經報到縣教育局了,肯定改不了的。父親氣的大罵,罵我沒出息!他不了解我的內心深處是怎樣地對未來擔憂?!?/p>

            在網上,我們很容易可以檢索到幾位民權師范畢業學生的信息,孫銀亮,河南商丘柘城人,中學高級教師。1991年畢業于民權師范學校,先后進修于商丘教育學院,信陽師院,并獲得??坪捅究茖W歷。他的幾篇有關中師回憶的文章,曾發布于《小桔燈》公眾號。

            3、夏邑師范學校

            商丘幼兒師范學校是1999年7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夏邑師范學校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的公辦中專學校,是河南省首批改制的三所幼師之一。

            在商丘幼兒師范學校的簡介中可以看到,建校于1987年。

            按照當年師范學校改制的情況推斷,夏邑師范學校能夠有資格改成商丘幼兒 師范學校,說明這所中師學校在當時的實力與其學校相比,還是比較優秀的。

            我們查詢到這樣一些信息:商丘幼師前身創辦于1978年,原名河南省永城師范學校。因永城師范地處永城縣欒湖鄉,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不利于中師辦學和發展,經原商丘地區行署批準,1987年開始在夏邑縣東環路南端籌辦夏邑師范(由夏邑縣進修學校代管)。

            當年秋,招生2個普師班,共103名學生。1988年秋,招學生107人。1989年6月,永城師范部分領導、教職工及設備從永城師范搬遷至夏邑縣城,設立永城師范分校。招生計劃隸屬于永城師范。1989年秋,招收學生4個班,共216人。1990年3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獨立創辦為河南省夏邑師范學校,正處級單位。此后,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夏邑師范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招收中師生逐年增多,到1999年秋,在校生達2569人。夏邑師范自籌辦至2002年最后一屆中師生畢業,共為商丘地區培養合格小學教師7516名。1999年全省師范教育結構調整,由于商丘市幼兒師資缺口較大,且夏邑師范辦學條件較好,師資力量和管理水平高,7月經原省教委批準,改辦為商丘幼兒師范學校,承擔全市培養和培訓幼兒師資的任務。當年秋,招收幼師生4個班,227名學生?!?/p>

            4、永城師范學校

            在永城職業學院的簡介中看到,學校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茖W院,是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范院校。 學校創辦于1956年,前身是永城師范學校,2004年更名為永城職業學院。

            也就是說,當年的永城師范學校,現在已經是一所??茖W校。

            前身是永城(灤湖)師范學校,1975年“學朝農”時期改建為商丘師范學院,1978年恢復永城師范學校建制。2001年在師范教育結構調整中,商丘市人民政府將永城師范學校并入為商丘教育學院。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永城職業學院。2010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學院成功實現辦學體制改革,實行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為主的管理體制。

            搬遷前的永城師范,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校舍簡陋,學校辦學條件差。1996年底,當時的國家教委發出了調整師范教育的信息。校黨委面對學校發展的嚴峻形勢,果斷地做出了將學校搬遷到永城市新城區的決定。為使學校搬遷工作順利得到上級領導的批準,學校起草了《關于自力更生搬遷永城師范學?!返膱蟾?,很快得到了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完善了計劃、土地、城建規劃等各項審批手續,全體永師人為之歡欣鼓舞。

            對于《中師生》公眾號統計的商丘市的四所師范學校,我們做了上面的資格整理,一所學校不能確認,一所學校改制成幼兒師范學校,一所學校改制成商業學校,一所學校升格為??茖W校。

            (十五)、信陽市

            1、信陽師范學校

            2、潢川師范學校

            3、固始師范學校

            信陽,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省,南通湖北省。截至2019年,全市總面積1892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646.39萬人 ,轄2個區、8個縣。

            建國初,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信陽專區含整個駐馬店市。1952年10月,撤銷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1965年5月,析駐馬店鎮、西平、遂平、汝南、平輿、確山、上蔡、正陽置駐馬店專員公署。1969年,成立信陽地區革委會,駐信陽市,轄信陽市、信陽、潢川、固始、商城、淮濱、光山、羅山、息縣、新縣1市9縣。1979年9月,信陽地區革委會更名為信陽地區行政公署。1998年6月,撤銷信陽地區,改設地級信陽市,撤銷原縣級信陽市和信陽縣,設置縣級浉河區、平橋區,轄潢川、固始、商城、淮濱、光山、羅山、息縣、新縣8縣和浉河區、平橋區2個區。

            信陽人杰地靈,出才子,產美女。當年,中師學校也是收割了一大批青年才俊。這里,我們對三所中師學校作以簡單的介紹:

            1、信陽師范學校

            信陽師范學校創建于1903年,歷經清末、民國和新中國百年歷程,8次遷校,12次更名。主要歷史沿革名稱:豫南道立師范學堂,豫南師范學校,河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河南省立信陽師范學校,河南省信陽師范學校,尤其是在民國時期以河南省立第三師范聞名省內外?!靶鸥邘煛焙幽鲜〗逃鐩]幾個不知道的,后來母校信陽師院建校也從信師調用部分師資。

            繼1991年、1997年連續兩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之后,2003年1月,信師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是信陽地區惟一獲此殊榮的學校。

            2003年10月,信陽師范學校、信陽教育學院合并組建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信陽師范學校不是信陽師范學院。1975年開封師范學院(今河南大學)信陽分院正式創建。1978年暑假校址正式確定啟用之前的3年多時間里,學校一直借用信陽師范學校校舍,辦學條件十分簡陋,教材圖書儀器缺乏。 1978年暑假,學校由“開封師范學院信陽地區分院”正式更名為“信陽師范學院”??磥砩虾髞碚呔由涎?。

            非常遺憾的是,這所百年師范,我們在網上竟然找不一張學校的照片, 找不到一篇有關學校的回憶或者介紹文章。但是,這所學校確實存在過,她還是一位舍身救學生的好老師李芳的母校。

            2、潢川師范學校

            在網上能搜索到潢川師范學校的介紹,讓我們感覺非常的欣慰。這也是一所非常了得的學校,筆者的朋友圈中,就有多位潢川師范學校畢業的中師生。他們中亦有功成名就者,也有大富大貴者。

            2002年經省政府批準,潢川師范學校改為潢川幼兒師范學校。因潢川幼兒師范學校存在,讓我們不失對潢川師范學校的記憶。

            潢川師范學校創建于1907年,時稱光州師范傳習所,次年改為光州官立初級師范學堂。

            1940年潢川縣立簡易鄉村師范學校成立,1943年秋,河南省第九行政區在潢川縣武衙門開辦九區聯立師范學校(簡稱:九區聯師)。1949年,潢川縣立簡易鄉村師范并入九區聯師,改名為河南省立潢川師范學校。

            1953年根據河南省教育廳指示,改名為河南省潢川師范學校。1959年5月,省人民委員會批轉教育廳報告,同意將潢川師范學校列為省重點師范學校。

            1969年10月,潢川師范學校因信陽師范學校并入,改稱“信陽地區師范學?!?。1973年春,學校因信陽師范學校撤回,恢復“河南省潢川師范學?!毙C?。

            3、固始師范學校

            在網上,我也查到了不少固始師范學校的資料。 1956年固始師范創建,1973年固始師范(此時校址在現固始三中)撤銷。在1983年2月潢川師范固始分校(校址在現在信陽實驗高中)正式成立。1985年固始師范被批準恢復,潢川師范固始分校停辦。

            2000年,固始師范轉軌,逐步改制為普通高中,即信陽市實驗高級中學,仍由信陽市教體主管機關直屬。

            這所學校也有一位知名的中師生,我有幸和這位老師交流過。有報道,14年22次訴訟,只為教材“零差錯”——記“糾錯教師”彭幫懷的糾錯人生。這位老師從教經歷比較復雜。中師畢業后做過中小學教師,后兩次脫產進修;然后做過培訓機構代課老師、河南某大學客座教師、自己開辦過作文輔導班;如今又回到公辦學校,職稱至今中一。因發現中小學語文中差錯,14年提起22次訴訟。

            信陽三所師范學校,一所合并入高校,一所改制為高中,另一所成為幼兒師范學校。網上有關這三所學校的文章并不多,歡迎這些學校的學生或者教師,將自己當年的學習工作經歷寫下來,固定資料,給歲月一個交待。

            (十六)、周口市

            1、淮陽師范學校。

            2、沈丘師范學校。

            3、西華師范學校。

            在上世紀90年代,河南省有44所中等師范學校。這些學校的名單,我們《中師生》公眾號曾經進行過專門的統計。

            當年,在河南省的周口地區,一共有三所師范學校:淮陽師范學校、西華師范學校、沈丘師范學校。這三所師范學校,對當時的全區8縣2市2場的初中學校進行招生。

            1、淮陽師范學校

            有關河南省淮陽師范學校的資料,我們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經寫出許多。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淮陽。

            1909年3月,由陳州府創辦,初名陳州府初級師范學堂,是河南省創辦最早的師范學校之一。曾先后更名為河南省立師范學校、省立第二師范學校、淮陽中山學校、河南省淮陽師范學校。被譽為豫東小學教師的搖籃。

            學校曾先后搬遷于魯山、內鄉、西華、周口、項城、西平、雞公山等地,七易其址。

            淮陽師范2002年已更名為周口幼師。學校搬遷到周口市區。2021年,學校升格為周口文理學院。

            2、西華師范學校

            河南省西華師范學校坐落在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縣城西關一公里處,是一所以培養小學教師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師范學校,創建于1958年,1962年停辦,1980年11月恢復招生,為省屬師范學校。

            1980年西華師范恢復重建以來,學校曾 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表彰。1998年7月學?!按?曉文學社”被全國中學文學社團評為“優秀校園文學 社團”。1999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 位”。

            1999年12月被省教委評為“中師辦學水平評估優秀學?!?。

            2005年6月河南省西華師范學校并入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原西華師范校園由西華縣教育局接收,現已成為西華縣第二高級中學。

            1999年春天,筆者曾經在參加成人高考的間隙,來到西華師范學校,遠遠的看見位于城西的麥田里校園。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幾位西華師范學校畢業的好友。對于這所學校,我沒有怎樣的印象,但是,感覺她的簡稱確實很美:西師。

            3、沈丘師范學校。

            有關沈丘師范學校,我們沒能在網上找到太多的資料,這所學校,當年對沈丘、鄲城、項城和周口等縣區招生。如今,鄲城一高,每年都有三四十人考上北大清華大學,類似這些優秀的學子,在80、90年時,應該沒有懸念的被錄到師范學校讀書,然后回到家鄉去做中小學教師。

            在網上,我們看到一些有關沈丘師范學校的回憶文章,對這所已經不在學校,有著太多的懷念。

            在相關介紹中,我們看到一所高中學校的介紹:沈丘縣醒民高級中學是集原沈丘縣第三高級中學之師資、依原沈丘師范學校之校址,由沈丘縣人民政府,2001年籌建的一所重點高中。

            學校位于沈丘縣縣城長安西路,學校占地面積39400㎡(59.07畝),建筑面積20315㎡,擁有教學樓2棟,辦公樓1棟,科技樓1棟,實驗樓1棟,圖書樓1棟,公寓樓4棟,高標準餐廳樓一座,圖書館藏書近5萬冊,電子圖書庫存10萬冊,擁有高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達省級一類標準。

            上面的高中學校的設施,應該是沈丘師范學校的整體的班底。

            如果你是沈丘師范學?;蚱渌鼉伤鶎W校的畢業生,歡迎你提供相關資料。我們的《中師生》公眾號,致力于創建一代中師生的家園。

            (十七)、駐馬店市

            1、駐馬店師范學校

            2、汝南師范學校

            3、上蔡師范學校

            駐馬店,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于河南中南部。

            1974年10月,當時的駐馬店鎮力車廠發掘出明朝一古墓群,其中一墓磚上刻有“明弘治元年河南汝寧府確山縣駐馬店”字樣,證明駐馬店這一名稱至遲是在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約定俗成或確定的。

            1965年7月,信陽、駐馬店分治,建立駐馬店專區,轄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輿、新蔡、正陽、確山、泌陽9縣和駐馬店鎮。專員公署駐駐馬店鎮。

            2000年7月,撤銷駐馬店地區,設立地級駐馬店市,駐馬店市轄遂平縣、西平縣、上蔡縣、汝南縣、平輿縣、新蔡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和驛城區。

            1、駐馬店師范學校

            在黃淮學院的詞條下,我們看到這樣的介紹:學校始建于1973年,前身是駐馬店師范高等??茖W校和中原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合并升格為黃淮學院。

            1973年,河南省駐馬店師范學校創建。1975年,駐馬店師范學校(大專班)創建。1984年,駐馬店地區教師進修學院(部分)、駐馬店師范學校(大專班)合并組建駐馬店師范??茖W校。

            這說明,駐馬店師范學校的一部分是黃淮學院的前身。另一部分,中師部分,應該是獨立發展。

            在網上,我們看到一篇文章《風雨兼程四十年——從駐馬店師范學校到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的蝶變之路》,詳細介紹了駐馬店師范學校的變遷。

            文章說,1972年,駐馬店地區革委會決定,在占地60余畝的某部“五七”干校舊址上新建一所師范學校。經過緊張籌備,于1973年1月4日下文正式建立“河南省駐馬店師范學?!?。1974年,學校首次招收兩年制中專生272人、1年制進修生168人。1975年,首次招收3年制大專生150人,開創了駐馬店高等教育的先河。

            1977年,原中共駐馬店地委組織部任命夏洪橋任駐師校長。1980年,學校招收大專班數學、物理、化學、英語4個專業246人,中專英語班46人,中專部改為普通師范班,仍對高中畢業生和民辦教師招生,學制兩年,普通中師9個班共計450人。

            1979年12月,根據原駐馬店地區教育局批復,建立駐師附屬小學。1981年,大專班從學校分出,與原駐馬店教師進修學院合并,中專招生也在1981年由分專業招生改為不分專業的普師班。

            1984年,原駐馬店地委任命游澤浚為駐師校長。同年,學校招生對象由高中生和民辦教師改為初中畢業生,學制改為3年,規模確定為24個教學班,在校生有1200名。

            1988年,擴建校園至26.64畝,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1990年12月,李管成任駐師校長、黨委副書記。1991年,駐師成為全省第一批辦學條件標準化中師。 1996年3月,原駐馬店地委任命李建華為該校校長 。

            春華秋實,自1976年第一屆學生畢業至2002年,駐師共培養合格畢業生13000余人,加上軍干班、職業班學生,共有15000多人。這一時期從駐師走出來的校友,既有史香林、楊長春、潘則林這樣的專家學者,也有郭叢斌、王學杰、王新生等這樣的領導干部。

            2002年5月27日,駐馬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文,決定把駐師改制為市二高,學校主要任務為實施高中學歷教育,編制202人。2005年6月,隨著最后一屆師范生畢業,駐師的歷史劃上了句號。

            2、汝南師范學校

            在駐馬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詞條下,我們看到,學校是是豫南地區唯一的一所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06年的河南省汝南幼兒師范學校,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師范名校。

            1906年“汝陽師范傳習所”創建 。第三年,汝寧知府李汝珍在“汝陽師范傳習所”的基礎上成立了“汝寧府初級 師范學堂” 。

            1916年,部分并于豫南師范后,改稱“河南省第三師范學?!?, 1937年易名為“汝南縣立簡易鄉村師范學?!?。

            1951年春,在短師班的基礎上,著手建立汝南縣初級師范學校。 校名為“汝南簡易師范學?!?。

            1952年秋易名為“汝南初級師范學?!?,招收高小畢業生及同等學力的社會青年,學制三年,畢業后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1955年學校搬遷至汝南校址,改名為“河南省汝南師范學?!?。

            2001年,汝南師范學校嘗試兩條腿走路辦學思路——成立高中部。翌年, 國家對師范學校布局結構進行調整,三級師范向兩級師范過渡。 改名為“河南省汝南幼兒師范學?!?。

            2010年10月,駐馬店市第四高級中學(原上蔡師范學校)并入汝南幼兒師范學校。2010年10月27日,汝南幼兒師范學校等四所院校遷入市職教園區規劃建設,2017年,經國家教育部備案升格為駐馬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網友:我是汝南師范學校77級的中師生,80年4月畢業,一晃已經畢業41年了。雖然還沒有退休,也算小有成就,但是始終不能忘懷那個火紅的年代,不能忘卻那短短的不足三個學期的中師生歲月,它給予我太多太多?;厥讓徱曔^去,我感嘆,母校給予我太多,而我卻無以回報,很是慚愧?。?/p>

            3、上蔡師范學校

            在網絡上,見到有關上蔡師范學校的文章,多是該校913班學生的回憶錄,其他方面的文章很少,因而,有關這所學校的資料相當有限。

            有關上蔡師范學校的歷史,歡迎該校畢業的中師生朋友或者曾在其處工作過的老師,能夠整理一些,我們會專門再發布一次。

            以上就是駐馬店市的三所中師學校情況,一所改制成高中,一所升格為??茖W校,還有一所中師學校,我們尚未掌握相關的資料。

            (十八)、濟源市。(在1979年一2000年之間,沒有中師學校)

            以上便是我們對河南省1979年一2000年之間中師學?;厩闆r的初步統計,這個統計尚有太多錯誤,歡迎大家指正。

            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anchuangkj.cn/post/15528.html

            為您推薦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中文字幕精品99ri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