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城市職業學院是中專么,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設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引起關注。該校從2019年開始招生,共招38人,為大專3年制。校方稱,不少學生剛入學就已被就業單位“預定”,學生結束實習后一個月的收入就能達到5千元到6千元。
“因為今年剛開辦,也是第一次招生,專業全稱是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學校只設置了40個名額,學校本來以為招不到人,但最后一共招收38名學生?!卑不粘鞘新殬I管理學院教務處的工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學校之所以開辦這個專業,也是看到了殯葬行業的人才缺口,“目前的確也有相關的殯葬單位和我們學校溝通,希望直接接收畢業生?!?/p>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專業屬于大專,學制3年,學習的內容主要有三大部分——禮儀服務、殯葬技術和后事管理,禮儀服務主要包括殯儀館內的接待禮儀、靈堂布置、喪葬用品營銷,殯葬技術包括遺體的防腐、化妝等,后事管理主要是陵園、墓地的管理運營。
此外,因為該校比較缺乏相關專業的教師,所以目前給學生上課的老師大多都是從其他專業轉崗。
“盡管這個專業開設時間不長,但是我也查過一些資料,覺得就業前景挺好的,很多殯儀館的實習工資都在5000左右,所以和父母商量好就報考了?!标惾穑ɑ┦窃撔,F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的一名學生,談及是否會感到害怕,她告訴界面新聞,“剛開始可能會不太適應,但我們做的是很神圣的事,習慣了就不會害怕?!?/p>
如今這個專業也是已經開課有兩個月了,其中許多學生的家長都是非常反對的,而學生也是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對于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問題,其實這方面是不需要考慮的,這個專業在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已經與學校方面展開了合作,在之后的就業問題中,在殯儀館實習就會有5000到6000的工資,在之后正式的殯儀公司中也會有更高的“高薪”。而且目前殯儀方面的人才缺口是非常大的,基本上是有200多家單位來進行招聘,而相關的畢業人才是只有200多人,完全就是在“搶人才”,可以說他們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被預定了。
志趣還是高薪?
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這次設置的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共招收38人,其中包括22名男生和16名女生,這是安徽省首次設立該專業,專業位列在學校健康養老學院中。
負責這一專業教學的健康養老學院副教授陶娟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稱,設立這一專業的原因在于殯葬行業非常缺人才。早在2017年左右,學校就有了開辦這一專業的想法。2018年,學校到相關的殯儀服務公司、殯儀館及陵園墓地做了調研,發現業界對人才的需求特別迫切,但社會上能夠提供專業人才的院校非常少,于是向省教育廳申報這一專業并獲批。
設立這樣的專業,會不會有人報,是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一開始就擔心的問題。陶娟稱,首屆招生只設置40個名額,就是怕沒人報考。為吸引學生,學校免去這一專業學生前兩年的學費。40名學生中,以安徽本地考生為主,還在黑龍江投放了6個名額。最終的38名學生,是學生入學后經過自主選擇的結果,其間也有報名者轉進、轉出。
陶娟說,這些學生中有自己想讀這一專業但父母反對者,最后經過溝通,說服了父母重慶城市職業學院是中專么;也有學生因為看日本電影《入殮師》,有了學習這一專業的想法。有不少人在尚未開始專業學習時,就提出了這一行業高尚神圣,能幫他人在人生的最后時刻有尊嚴地謝幕。陶娟稱,熱愛這一專業的學生比例占將近1/3,另外1/3是因為家里有人從事殯葬行業,剩下一部分基于就業等現實考量。
學生對這一專業接受度的增加也并非一蹴而就。
特殊行業,特別壓力
和全國其他院校類似,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的殯葬專業也分為三個方向重慶城市職業學院是中專么:禮儀服務、殯葬技術及陵園墓地管理。禮儀服務主要完成葬禮的策劃、主持、殯儀館內的接待、靈堂布置、喪葬品營銷等;殯葬技術則是指遺體防腐、整容和遺體火化等。
陶娟稱,學生在大一階段主要學習公共基礎知識,大二會對專業有細化的了解,真正學習專業方向的知識要到大三,并在大三開始進行頂崗實習。
由于學科剛剛成立,因而授課老師一部分由其他專業轉過來,再到殯葬行業接受再培訓。另外,學校也和企業合作,比如,遺體防腐、整容這樣的課程,就要請殯儀館內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帶教。
在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生命文化學院的綜合實訓室內,20歲的魏澤萌向《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介紹面前各類火化機的使用步驟及區別、遺體如何進入火化爐內、之后怎么冷卻、家屬如何收集骨灰等。走進實訓室大門,右手邊擺放著學生的插花習作,另一邊是排練廳,可以練習葬禮儀式的主持,實訓室內還有小型的遺體告別廳、家族式紀念堂等。
今年清明節,魏澤萌和同學一起到北京外僑公墓做志愿者,需要完成引導家屬、擦拭墓碑等工作。他們早上4點多起床,6點到崗,要一直工作到下午三點左右。
雖然在學校已有實習經歷,但真正到了工作崗位,挑戰才剛剛開始。張麗麗說,多年前,自己的一個學生在殯儀館做禮儀服務,剛開始的一個月,由于無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緒,和家屬一起哭,這種狀態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相比之下,禮儀服務其實是殯葬從業人員中較為“光鮮”的工種,因為可以與人打交道。遺體整容師和火化師的工作空間則較為封閉,有更大的心理壓力。在火化車間,要忍受高溫、噪音、粉塵等環境。她的做火化師的學生曾向她尋求心理疏導,在火化間接連見到一些年輕逝去的生命時,學生覺得難以承受。張麗麗在給從業人員做培訓時發現,禮儀服務人員較為開朗,而火化師因為成天燒遺體,很多人變得不愛說話。
遺體整容師也不容易,面對一些損毀嚴重的遺體,整容師要拼接、縫合,要用橡皮泥塑形,以便給逝者以尊嚴,給家屬以慰藉。據介紹,目前殯儀服務公司推出的業務中,還有遺體SPA等服務。
張麗麗對學生建議,一定要培養工作之外的業余愛好,以舒緩心理壓力。雖然社會對這一行業的接受度在增高,但她發現,社會中的歧視與不解依然存在。學校老師曾開玩笑建議學生在校內就把戀愛問題解決,她有一名學生是遺體整容師,幾次戀愛下來,都因為職業原因遭到拒絕。還有的學生一提及身份,連租房子都困難,不少人和殯儀服務人員握手都不愿意。
不為人知的殯葬教育
這一行業的人才需求是火熱的。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生命文化學院副院長何振鋒稱,每年12月和第二年5月,學院都會設置專場招聘會,分別會有80多家和40多家殯儀館、殯儀服務公司等單位前來招聘,前者和后者提供的崗位缺口保守分別有500和300個,面對每屆150人左右的畢業生,就業崗位綽綽有余。自2007年以來,該校生命文化學院的畢業生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和東郊殯儀館工作人數,已總計超過70人。
在張麗麗看來,過去幾年,全國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的數量處在一個較平穩的狀態,甚至有所收縮,從業人數也較穩定,這就意味著,殯葬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可能更大程度來自快速擴張的市場化殯儀服務公司,據了解,如今殯儀館、公墓等事業單位的編制名額也較為有限。
中國殯葬專業教育的開端可追溯到1993年。楊根來介紹說,當年,在濟南民政學校任教的孫樹仁,受國家民政部委托籌備殯葬專業建設,1995年首次招生,但在后來停辦。
截至目前,全國擁有殯葬專業大專院校共有5家,分別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武漢民政職業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及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此外,黑龍江省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省民政學校、河南民政學校三所中專院校也設置了這一專業。楊根來說,這些年來,這些院校已經給殯葬行業輸送的人才將近上萬人。
殯葬教育發展緩慢的原因,陶娟稱,或許與社會上依然對這一專業有偏見有關。學校如果開辦這一專業,就要建設實訓室等場所,這可能會對校內其他專業的招生產生影響,導致學生不敢報考這所學校。在楊根來看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殯葬文化處于主流價值之外,是一種次文化,公眾對此保有神秘感和不理解,有排斥感,導致了圈層的封閉性。就從業者而言,很多人是干一輩子,甚至子承父業,這決定了殯葬行業的從業人員相對穩定。另外,中國殯葬行業還存在機制、體制落后等問題。
楊根來稱,對于每個殯葬專業的學生、從業者乃至大眾來說,更重要的是將葬禮辦得不鋪張而又有儀式感,明白這是一個生者與死者在一段特殊時間里“對話”的場合,懂得慎終追遠的意義。
對于殯葬專業是有著怎樣的認知呢?
其實在國人傳統的觀念中,對于“死人”這個職業都是非常忌諱的,是人們不愿意去接觸的,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息息相關的。然而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殯葬專業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愿意從事這個專業的人卻非常的少,這就造成了很大的供需矛盾,這首先就要改變我們的觀念,對于殯葬專業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殯葬專業如今主要是??茖I,主要課程是分禮儀課程、殯葬技術和后事管理等,涵蓋了遺體防腐、化妝、靈堂布置、墓地管理等。
媒體:沒啥好忌諱的
澎湃新聞發表評論文章稱,從高校專業設置本身來說,殯葬專業沒啥毛病。遵循社會需求是大學專業設置的應有之義。尤其是職業教育,更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和核心追求。相反,以綜合大學的人才培養與評判標準來要求高職院校,其結果恐怕只能導致高職院校失去特色,甚至走入死胡同。學生剛入學就被“預定”,很能說明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開設殯葬專業之舉順應了社會需求。
當然,大學專業設置還要兼顧專業的邏輯結構,即按照專業知識結構來設置專業。否則,一味遵循社會需求,沒有條件也要強行“創造”條件上馬新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名不符實,這樣的見錢眼開不僅耽誤了學生,最終也會反噬學校。據悉,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的殯葬專業,因為比較缺乏相關專業的教師,所以目前給學生上課的老師大多都是從其他專業轉崗的。能否獲得真正的成功,還有待檢驗。
網友們的質疑,也與對殯葬專業的誤解密切相關。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所謂殯葬無非就是運尸火化之類的雜事而已,基本上人人會做,談不上有啥專業性。其實不然,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專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該專業主要培養殯葬行業應用技術人才,學員除了具備專業的基本技能外,還要掌握殯葬禮儀、公墓、陵園等運營管理技能,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蒙混過關的。
老齡化速度的加快,給殯葬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今甚至有了上市的殯葬公司。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但由于公眾對殯葬的“忌諱”,填報志愿時考生和家長都不太愿意選擇這樣的專業,導致殯葬行業專業人嚴重缺乏,這也正是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殯葬專業學生入學兩月就被“預定”的原因所在。
和家政專業、小龍蝦專業一樣,社會有需求,就該培養專業相關的人才。定向式有針對性的培養,提升了專業化水平也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一舉兩得。
安徽城市職業管理學院殯葬專業第一次招生,設置了40個名額,很快就報名了38名學生,這種“出乎預料”反映了社會觀念的進步,令人欣喜。摒棄舊觀念,這個行業既高薪又高尚,你還“忌諱”嗎?
綜合中國新聞周刊、澎湃新聞、梨視頻、騰訊新聞等